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_第一百八十章 收拢各卫军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章 收拢各卫军心 (第2/2页)

>    如果地方不稳,对地方的生产是很大的破坏。

    例如辽东,如此肥沃的土地,因为外部环境不稳,终明一朝也才达到四百万人。

    而且在明末清初,除了十余万包衣被下令入关外,另外四百万人消失在史料中,只遗下零星的资料。

    后世学者还要从朝鲜的史书中去寻找踪迹,证明了这个群体曾经存在过。

    无论未来如何,至少在现阶段,藩王制对明初立下了大功。

    “亲王戍边是我朝行之有效的国策。”朱高炽向卫所的指挥使,以及长史府官员们强调。

    争夺人心。

    服人们不要再犹豫。

    燕王本就获得了北平军权,是朱元璋亲自下旨的,可人们因为顾虑朝堂,不少人始终怀有疑虑。

    不只是人们在摇摆,就连朱棣自己都不敢行事自己的权利。

    可能是顾忌会引起朱元璋的不满,也可能是顾忌朝臣们的势力。

    朝臣们前赴后继,能十年如一日,谁都不敢无视。

    “无论是在大漠还是辽东,西川还是云南,云南还是交址,我大明亲王的护卫军们旌旗所指,所向披靡。”

    “为什么官员们敌视亲王,因为他们无法掣肘。”

    “他们连武勋坐大都无法容忍,更何况宗室亲王。”

    “而藩王守边,是皇爷爷亲自制定的国策,谁都无法改变,谁违反皇爷爷定下的旨意,谁就是jianian人!”

    朱高炽义正言辞的道。

    人们神情各异,也终于引发了交谈声,开始有些喧哗。

    藩王守疆好不好。

    朱高炽不在乎,他现在是宗室,这才是他在乎的,至于未来,那等未来立场变了再。

    人总不能昧着自己的屁股话。

    就像后世,他绝对不会为996,007的资本家话,而那些不顾自己屁股的理中客,看上去很聪明,其实傻的一批。

    ……

    北平布政司。

    郑云承忧心忡忡,他认为燕王和别的藩王不同,不夸张的,具有明君的潜质。

    前些时日登门拜访王府,燕王如他所料知进退,因此两饶交谈很愉悦。

    直到王府的大公子出手。

    大公子和燕王不和之事,北平传的沸沸扬扬,也令他暗中咋舌。

    果然。

    前几日,王府下令,召集北平诸卫指挥使,郑云承立马感觉不好,肯定是大公子出幺蛾子。

    “藩台。”

    苏观在门外求见。

    “是苏观啊。”郑云承露出笑容。

    苏观心翼翼的道:“北平都司以公务在身推辞了拜帖。”

    北平都司对各卫有管理权,布政使想要拉拢北平都司,联手阻击王府行事。

    而北平都司对此事采取回避,苏观不得不担心布政使拿他出气。

    谁都知道他和王府走得近。

    “此事倒没有意外。”郑云承心平气和的道。

    苏观松了口气。

    他们下面的人实在是为难,夹在中间两头都不敢出气,生怕引火上身。

    苏观连忙解释道:“北平都司的前身是燕山都卫,和王府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北平都司指挥使又调离了北平,剩下的官员们谁都不愿意出头得罪王府。”

    北平都指挥使司并非开国即有,它的前身是都卫,也就是在选出一个大区内最重要的军卫,使之具有区域领导能力,号令区内其他卫所。

    北平都司也不例外,它的前身是燕山都卫。

    而燕山都卫也是在洪武三年,北平四周形势稳定之后才成立的。

    之前徐达将他从南方北伐带来的貔貅虎贲们,分设了六个军卫,所谓的明初燕山六卫。

    分别是大兴左卫\/原飞熊卫、大兴右卫\/原淮安卫、燕山左卫\/原东安卫、燕山右卫\/原济宁卫、永清左卫\/原青州卫)、永清右卫\/原徐州卫,六卫衙署皆在北平城内。

    燕山六卫都是从南方带来的军队,留在了北平,后来为了扩充军队人数,吸收了前元汉军,和部分蒙古人。

    随着这些年各卫又有变化,增添了不少,不妨碍北平都指挥使司,和王府双方互通有无。

    两者有历史遗留渊源,如果不是后来布政司的崛起,太子一系的强大,两者根本不会发生分离。

    朱标是合格的继承人,他善待弟弟们,在政治上也有成效。

    正是因为朱标的原因,在十余年中,朝廷逐渐收拢藩王的权利,朱元璋是默许的,没有反对朱标。

    在北平最高的表现,例如谋夺了燕山左卫,已经能刮走藩王的护卫,如此行事违背国策,正如朱棣默许朱高炽是一个道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