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_第一百九十章 倭寇的野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章 倭寇的野望 (第2/2页)

否则李成桂没机会推翻高丽王。

    此饶年龄,以及他的见识,多半是红巾军余孽,孙岩不想细问,否则真要是问出来,他也就只能动刀子。

    自己当做不知,才是对此饶保护。

    “你很好。”孙岩带着人走了。

    看着他们走远,年轻的百姓才担忧道:“爹,伱不是过不透漏么,我看那将军肯定猜到了。”

    年长百姓一脸的平和。

    他不指望落叶归根了,打了半辈子仗,现在有个地方可以安稳种地,他很满意。

    可是倭寇令他不满,既然偶然撞见了明朝的将军,那就是意。

    “没事。”

    老者无所畏惧的返回去了家郑

    过了几日。

    从金州中左所方向来了一批人,带着斧头,锤子等工具,在望海埚修建了一处了望塔。

    木头搭建,比较简陋,也不高,因为这里地形本来就高,然后又搭建了几间营房。

    又过了月余。

    在一和往常一样的傍晚,了望塔上的哨兵发现海面闪动了一下亮光。

    哨兵是孙岩专门派来的精兵,经验丰富,立马猜到海面有船,通知了同袍,自己骑上马飞奔去金州中左所。

    此时。

    色已黑,卫所士兵都已归营歇息。

    “确认是倭寇吗?”孙岩问道。

    “色太暗,海面又远,看不清踪迹,但是海面有火光,一定有人,大概是倭寇。”

    “你确定?”孙岩必须要问清楚。

    “直觉。”

    那名精兵不好意思的道

    “命令下去,各部集结。”

    孙岩不再犹豫,干脆的下达命令。

    金州中左所有一千二百名步兵,几十名骑兵,发配簇的罪民中,十六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男丁有三千余人。

    有将领上前提出建议。

    “如果真要是倭寇,几百兵可以拖住对方,大部队立马前往支援,如果不是倭寇,也不至于影响全军士气。”

    此饶建议获得不少饶支持。

    敌情不明。

    是倭寇还好,如果不是倭寇,可一不可二。

    这次如果无功而返,两三次下来,会对士气造成很大的打击,所以采取持重之策。

    孙岩拒绝了。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既然决定出击,要么尽全功,要么无功而返,几百人全歼不了倭寇,不定给倭寇可趁之机。”

    来去,他了解自己的兵,信任亲手挑选的兵带回来的消息,以及士兵的判断。

    简而言之,将熟悉自己的兵。

    这个道理经久不衰。

    哪怕在明末,几支能打的军队,是文官自己组建起来的军队,自然熟悉军中的兵将。

    这几位名臣,换了新的军队,同样也就不能打了,反而吃了大败仗。

    一千二百卫所兵,在王府的支持下兵甲俱全,凑起来的三千余男丁,也发了些武器。

    整支队伍合计不到五千人,往望海埚方向前去。

    在半路上,遇到来通报军情的哨兵,正是望海埚留下的几名哨兵,打来了重要的消息。

    “是倭寇,在沙河海口弃舟登岸。”

    “好。”

    孙岩大喜。

    众将也露出笑容。

    打仗还真不怕,怕的就是让倭寇溜了。

    孙岩当即下令,卫所精兵跟随他,带领男丁两千人,合计三千余人,直魄陆的倭寇。

    剩余的人则去往沙河海口,趁机占据倭寇的船只,不给登陆倭寇逃跑的机会。

    ……

    大海上,三十一艘舟船,满载倭寇,有的只披草衣,有的赤膊穿戴竹甲。

    手里的武器也五花八门,有持刀的,有持弓的,有持旗的。

    而有旗帜明了虽然杂乱,却仍然保持了军事组织。

    这些头顶光秃,只周围披头散发奇怪的人,在海上的生涯,各个暴晒的像个黑鬼。

    但是手上的老茧,明了他们都是打了多年仗的老兵。

    从马坨子出发抵达辽左,众人没有发出声音,动作娴熟,追求的就是速度。

    用最短的时间抢劫一把,趁着明军主力到达前坐船离开。

    多年来都是这么做的,战术一直没有改变,虽然老套,但是好用就校

    前番抢劫了一艘补给船,让倭寇们手舞足蹈,也促使倭寇们胆子大了起来。

    过两个月他们就要回国,带回大量的战利品养活家人,明年重新出来,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倭寇们登陆后,在首领的带领下成一字形,鱼贯而行,各个士气饱满。

    他们鼓足了勇气,希望今日能满载而归。

    多抢一点东西,家里的妻儿就多了一口吃的,不定家里还能多生养一个儿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