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养饿阉狼 (第2/2页)
> 想了想,句句揣摩,缓缓的甩了出来:“金州的供应全部来自山东,加上万一圣人同意了王爷的奏疏,山东一口气要多供应金州几千户军户,恐怕届时也很难受。” “所以金州要是能尽快做到自给自足,减轻山东的负担,恐怕布政司是乐意的。” “只是王爷的名气,在北平好使,至于山东能不能信任王爷,甚至对抗王爷,人心难测啊。” “如果王爷的奏疏,获得了批复同意,山东布政使有七成的几率会答应王爷,如果王爷的奏疏没获准,那山东无利可图,也就不会同意。” 金忠的分析,令朱高炽清晰起来。 难怪朱棣越来越喜欢金忠。 从侍卫到长史,妥妥的人生赢家。饶名,树的影,金忠果然名不虚传。 “一事不烦二主,此事咱就托付给你了。”朱高炽立马甩手道。 金忠苦着脸。 王爷的事,王爷的事,大都是大事,并且不容易办,山东那边他没有熟人,两眼一抹黑,门路都摸不到。 “姚广孝去了应府两个月,按照惯例,估摸月内能回,王爷的奏疏,也差不多有了准话。” “到时我找姚广孝问问,他的关系广,看看他认不认得山东的关系,等准备完善了,再跑一趟山东,以免被拒绝。” 朱高炽两手一拍,露出笑容。 人才为什么是人才。 为什么上位者一定要找人才。 因为人才能把事情做好,把一团未知的事务,分析出个一二五六出来,做成可行性的计划。 完了此事,金忠才有机会,把金州的事情告知。 从金州回来,王爷不在北平,而是去了诸卫,他前番去金州,不但要办王爷的事,还要办王爷的事。
例如如何利用倭寇。 “倭寇中的确有汉人,是前朝余孽,学会了日本话,对辽东熟悉,所以成为了倭寇中地位不的首领。” 朱高炽没有震惊。 这个年头出海当海盗,东方几个国家的国情和西方国家众多的局面不同,风险和利益不成正比,普通人是不愿意出海的。 失败者才会出海。 不光是日本如此,中国也是如此。 在宋朝灭亡,明朝建立,以及明朝灭亡几个时期,大量的汉人涌入东南亚,甚至朱元璋主动派汉人去海外。 例如几年前,琉球王国入贡时,向大明提出请求,朱元璋同意。 从福建派了十余户船匠去琉球王国,帮助琉球王国发展渔业,这十余户在琉球王国开枝散叶,从普通匠户成为琉球王国的座上宾。 并且掌控了琉球王国的政治,担任的职位相当于国内的宰相。 比如琉球王国最有名的郑迵家族,祖先就是朱元璋派去琉球王国的那批匠户。 直到萨摩藩入侵琉球王国,清洗本土势力,这些明人也就退出了琉球王国的历史舞台。 同样,不少汉人流落到日本,发展了不的势力,甚至在明末时,起了野心要吞并日本,但是事情败露,被日本先下手为强,提前出手消灭了这支汉人势力。 “这些人要好好安置。”朱高炽认真道。 懂日本话的人,应府有不少,可北平还真没有,北平只有懂朝鲜话的通事。 既然要利用倭寇,发展他们为己所用,那几位汉人还真的是不可或缺。 “让他们将功赎罪,咱可以赦免他们,给他们回国的机会,就算不愿意落叶归根的,那就以利诱之。” “一个日本壮丁一两银子,运来多少买多少。”朱高炽笑道。 阉割师傅准备了多时,就等着开张。 一两银子一个奴隶,比起西方的奴隶贸易,价格低的不能再低,恐怕没人会愿意干。 但是东方国情不一样啊。 买家就他一个。 不是他不愿意给更高的价钱,而是明明可以用低价,为何要用高价。 饿狼永远比饱狼要凶。 日本虽然还未进入战国时代,南北朝刚刚重新统一,但战乱并未结束。 因为这场皇室的内战,让各地大名的实力得到了增加,日本皇室的控制力已经失控。 如今慌乱的环境,为日后日本进入战国时代打下了根基。 奴隶贸易可稳定了。 朱高炽甚至能为倭寇们提供武器和需要的物资,只要他们矛头是对准日本国内,否则就会禁止供给。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些出海的失败者,没有其余的路了,他们可等不到日本战国时代。 眼前只有自己给的一条生路,还能获得利益,不信他们不动心。 大明的大一统环境,面对倭寇的袭扰都疲于应付,何况当下不稳定的日本。 倭寇之所以不袭扰知根知底的日本,是因为日本太穷了,无利可图的原因而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