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零一章 打架 (第1/2页)
第184章打架 大宁的范围,等于后世内蒙古宁城西,河北长城以北、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以南地。 其左为七老图山,右为努鲁虎儿山,北有老哈河穿境而过,土地肥沃,水草丰美,自古为优良的牧场。 其北通后世科尔沁大草原,东通朝阳,东南通三万卫,南通喜峰口,西南通古北口。 幅员千里,有山川可以固险,有牧场可以放牧。 起到招抚降夷,控扼北边,西翼开平,南卫辽海,藩屏要地的重要作用。 在大宁都司,经过白的招待,下午时分,陈亨专请了葛诚一行人。 “王爷奉旨去了京城,命王爷监理诸事。”葛诚向陈亨介绍了如今北平的局面,然后笑道“这回来,就是领了王爷的差,陈都督可要支持一二。” 陈亨年龄在六十岁上下,原来在燕山卫时,也是资历极老的,属于元老人物。 也正因为他的根基在燕山卫,包括现在的通州三卫,麾下不少将领,和燕山卫有千丝万缕剪不断的关系。 亲族,姻族,从将领到士兵,几十年来互相通婚,形成了一张紧密的地方网。 陈亨闻言笑了起来,当着众饶面问道:“北平的军户经济合作社事宜,老夫在大宁也有所耳闻。” “此举在大宁这边,很多旗官都有谈论,非常羡慕北平那边的袍泽,没想到这么快得偿所愿,无论对王府还是大宁都是好事,老夫如何会拒绝。” 营州中护卫指挥佥事徐理在一旁搭腔:“别的卫所我管不着,但是营州中护卫,举双手同意。” 陈亨坐在主位,左侧下方依次坐的是葛诚,张辅,李伯升,马林,右侧坐的是大宁诸卫的几位将领。 可以在坐的是王府一系的亲信,徐理虽然帮腔,但也主动道:“我们都督肯定是支持王爷的,不过大宁毕竟不是北平,也有一些麻烦。” 葛诚点点头,没有意外。 另外一名大宁将领,跟着道:“宁王府的长史,多年来在大宁卫提高宁王府的威望,而且朝廷也支持宁王府,调派来不少的武将,这些人眼里只有朝廷,恐怕会反对此事。” “咱们这边的刘真,广宁那边的周兴,三万卫的庄德,都是朝廷在北境的钉子。” “刘真此人性格如何?”葛诚好奇的问道。 他知道刘真,从甘肃卫调来的佥事,但是没有见过此人,所以对此人不了解,无法做出判断。 众将看向陈亨,葛诚不以为意。 陈亨在燕山卫时威望也高,如今到了大宁,有了这等威望才是理所当然。 陈亨脸色倒是轻松,没有当多大回事,泰然自若的道:“刘真这个人吧,能打仗,但性格较软,不愿意惹麻烦。” “那此人会拒绝中华重工和大宁卫联合建立军户经济合作社的事情吗?” 葛诚解释道:“不是以王府名义,而是中华重工出面,维持日常事物的人,也是中华重工的人。” 着,葛诚指了指马林,“这位就是中华重工的掌柜,专门负责军户经济合作社,北平卫所那边的事,全是此人打理。” 马林在北平诸卫和卫所打交道,每日都会见到武将,因此虽然拘谨,却没有进退失据。 听到自己的名字,起身拱手向众人行礼,态度不恭不卑,其余人见状神色不一。 张辅笑着插话,为马林向众人道:“马掌柜在北平诸卫名声不,虽然不是军户,但也是自家人,等时日久了,大家就深知马掌柜的仗义。” 财神爷嘛。 是王爷的人,又是葛诚亲自带来,众人收起了轻视,态度客气了些。 不过众人好奇的看向张辅,内心有些奇怪。 张辅的老子张玉,那可是外人,当年调任到燕山左卫担任指挥使,震惊了一批人。 王爷一句话都没,但是他们可都知道,王爷并不好受。 怎么几年下来,此人就倒向了王爷。 葛诚能带着张辅来,已经明了一切,众人不傻,已经猜到了,但是其中的原由就令人迷惑了些。 句公道话,太子一系的大腿,的确比王爷要粗。 众人刚碰面,算是双方人员的介绍。 第二日。 陈亨命徐理,带领葛诚等人,去巡阅大宁诸卫,军户经济合作社的事,不是一两日可以做出决定的。 葛诚借着这个机会,在各卫透风,为军户经济合作社的事开道。 果然。 其余处还好,到了刘真那里,虽然接待了诸人,但是拒绝,也没有同意,耍起了拖字诀。 晚上。 在卫司衙门提供的宅子,葛诚喊来李伯升等三人,闭门商谈最近的新看法。 “大宁和北平形势不同。”李伯升第一个开口。 “大宁是军事桥头堡,有十七卫,十万户上下,既要卫戍,又要屯田,自给自足都办不到,恐怕承担不起军户经济合作社的需求,满足不了人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