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_第二百零二章 做些不方面的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二章 做些不方面的事 (第2/2页)

后。

    他连忙上前行礼,一脸的恭敬。

    “王百户,今日请你来,是有一件重要的差事,不知道你愿不愿意承担。”

    朱高炽很热情。

    眼前的百户,可是未来的都指挥使,并且在算功劳中,在靖难功臣排名第七。

    足以看见此饶本事,不过此饶岳不好。

    在建文四年,也就是朱棣造反成功当年,因援兵不继而被困重伤,大呼“我义不死敌手”,遂自杀。

    而且此人十分奋武,敢战,是王府可靠的战士。

    朱高炽觉得可以提前培养下他,并且把重要的事情交给他,自己也放心。

    “只要是王府的命令,属下坚决执校”王真干脆的道。

    他不比朱能。

    王爷很早就认识了朱能,那时候他跟随燕王于塞外作战,在军中担任旗官。

    因为获得了战功,提拔为百户。

    无功而返的朱能却因祸得福。

    虽然受伤返回北平未建寸功,但是受到了王爷的看重,不少人羡慕朱能。

    王真虽然不怎么羡慕,倒也暗叹朱能的岳。

    朱高炽没有怀疑,直接告知:“你愿意去辽东吗?”

    “辽东?”

    王真一头雾水。

    “燕山卫的孙老将军,如今担任金州卫指挥使,并且调拨军户到金州,从一千户所,补足五千户所。”

    “只是可能要委屈你。”朱高炽神情慎重。

    北平不如顺府繁华,可到底是省府,而金州则是贫瘠之地,生活极其朴素。

    “王府和金州的关系,因为朝廷所以有些复杂,如今不好插手其中的人事调动,所以你去金州,用的将是中华重工的名义。”

    王真闻言,因为不懂王爷的安排,有些迟疑了起来。

    倒不是怕辛苦,主要是关乎自己的前程,而王爷毕竟不是王爷,他有些怕王爷是随手之举,毁了自己终生。

    见到王真的神色,朱高炽没有不满,这是人之常情。

    “咱准备在金州建立一个林厂,向北平提供木料,随后还会建一个船厂,需要能信任的人,燕山卫中,思来想去,咱想到了你。”

    “你不但是王府值得信任的人,也是有才能的人,此事交给你,咱才放心。”

    朱高炽笑道。

    王真脸色缓和起来,没想到王爷是这么看他。

    “可是属下对林厂,船厂一窍不通,只会打仗,会不会耽误王爷的差事?”

    听到王真松口,朱高炽笑得更加开心。

    升官发财谁都愿意,但是能为王府的差事,而不顾自己的利益,具备大局观的人,属实难得。

    “林厂,船厂,会有专门的掌柜和匠户,你要做的是负责军事组织,配合孙老将军,做他明面上不好出面做的事。”

    朱高炽没有隐瞒王真。

    要做事手下就要有人,那么事情就瞒不住这些人。

    如果王真这种“根正苗红”的人都不顾自己的利益出卖王府,那该反思的是不会是王真,而是王府。

    是管的太松,还是管的太严。

    朱棣的手段,未来已经证明,不但没有人出卖他,反而布政司的官员向他通风报信。

    这是朱棣的人格魅力的体现,建立于他的才能之上。

    “既然如此,属下愿意与金州。”王真不再推辞,想了想,提出了疑虑:“不过金州卫初建,恐怕没有人力可用,从北平招人吗?”

    “一部分人从山东招人,由外柜的管事们负责这块,一部分从辽东招野民。”

    大明的隐户问题,从立国之初到终结之时,不但从未解决,反而倍增。

    特别是卫所,是隐户的重灾区。

    卫所是军事组织,诸事保密,其中人员的名册更是机密,地方官府无法知晓。

    为了防范外人控制兵权,诸多规矩下,连兵部对卫所的一些事情都不知道。

    而卫所又是封闭式组织,军官世袭罔替。

    所以军户的实际管理人数,全国没有统计过,也就无从得知,像辽东在明末是隐户重灾区,所以有些文字记载。

    主要内容就是卫所周边有隐户,不再官府民册中,但是受卫所管理。

    朱高炽要解决这个问题。

    卫所是要透明的。

    军籍上是多少人就是多少人。

    卫所周边的隐户,给武将们创造了揽财的条件,提供了腐化的温床,必须要解决掉。

    正如后世,最伟大的总设计师,力排众议,顶着巨大的压力,杜绝了军队经商一个道理,保持了军队的纯粹性。

    通过把这些野民吸收到管理秩序中,即解决了卫所的问题,又满足了用工问题。

    “你明日去一趟中华重工,咱已经交代了文书房,你去看些资料,做好准备。”

    “喏。”

    王真应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