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得胜淀的诱惑 (第2/2页)
父子才能做事,布政司同样可以。 李友直坐在布政使和王爷之间,坐立难安,毕竟是年轻人,紧张的后背湿透了。 整理了一番言语,他谨慎的道:“其实多亏了蒸汽机抽水,有了此物,才令下官有信心治理好得胜淀。” “你仔细看。”朱高炽耐着性子。 一回生二回熟。 无论未来颜钝的结局如何,先和此人交好,为此人日后投靠王府打下根基。 起了自己的差事,李友直精神起来,自信的道:“涝洼地治理方法,要以土地开发为目标,否则就是劳师动众,成为了祸事。” “只有以获得土地为目标,才能皆大欢喜,让各方面都愿意为之投入。” “以前的法子,解决不了积水问题,只用人力,超过了官府和民间的承受力。” “而有了蒸汽机抽水就不同了,一台抽水蒸汽机,抵得上几千号的人力。” 朱高炽不置可否。 文人喜欢吹牛,喜欢夸大其词,看来李友直也免不了俗。 大明的蒸汽机,其实就是纽可门蒸汽机。 功效大概抵得上五百余饶劳动力,或者一百余匹的马力,但也不至于达到几千饶力量。 十台蒸汽机的功效,可以抵得上五千人之多。 所以矿井有了蒸汽机,就能解决地下水问题,毕竟五千人站在一起的面积,也是一种限制,而蒸汽机使用面积才多大,无法相提并论。 不过朱高炽自然不会拆穿,情商没这么低,时不时的点头,让李友直越发兴奋。 “下官在得胜淀观察了很久的时间,和当地的人了解了不少实际情况,又请了几位师傅帮忙解决问题。”
“涝洼地的自然条件虽不尽相同,但往往表现为易洪、易涝、易旱,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沼泽化、盐化。” “而得胜淀因为面积大,地形越发复杂,所以治理时应全面规划,采取水利与农业综合措施。” “利用水利措施,减少坡水汇集,应与河流上游,及坡面治理相结合,在坡地边缘开挖截流沟,拦截坡水下流,同时在洼地围筑圩堤,防止外水入侵,利用蒸汽机排除积水,降低水位,为此,还要修建排水沟渠。在排水较畅的洼地或地势较平坦的缓坡地,开挖浅而密的田间沟,把田块分成条状,规格按地形……” “根据计划,和当下的进度,得胜淀地区,最终开整达三十万亩农田。” 李友直完后,还在激动之中,如茨政绩,换成谁也会如此。 朱高炽看向颜钝,好奇的问道:“布政司的垦田计划,最终在北平垦荒多少亩?” 颜钝没有隐瞒,笑着道“没有得胜淀以前,本部台想着是五十万亩,现在有了意外之喜,那就一百万吧。” 狮子大张口,颜钝向李友直道:“我看得胜淀如今的形势,开发出五十万亩田,是可能的。” “居正啊,伱现在年轻,多担待些,多下点功夫,不为了别人,也不为了前程,就为了这一方的黎民百姓,也该如此啊。” 大帽子一戴,李友直直接忘形,满脸红润的一口答应,看上去晕乎乎的。 朱高炽收回了视线,为年轻人惋惜,不过也没有质疑。 一百万亩田,北平行省是可以开发出来的。 洪武朝,在洪武七年垦田是最多的一年,全国垦新田九千二百一十一万两千四百亩。 少的年份,一年只开发十万亩的情况也樱 在洪武二十六年,也就是即将过去的今年,官府还没有统计出来,但是朱高炽已经知道结果。 今年整个大明的田亩,八亿五千万亩。 其中包括了军田。 因为卫所的田亩属于机密,于是便把五军都督府掌握的“屯田黄册”数挂在湖广、河南等布政司名下。 对此,当时的人是心照不宣,但长日久就弄不清楚了。 毕竟有明一朝,卫所的事情也在不停的变化,当朝朝臣的性格也不同,有时候纳入统计,有时候不纳入统计。 涉及机密,大明官方也不会给个详细解释,当时的朝堂,该知道的人知道即可。 在后世,只耕种田亩的数量,接近二十亿亩,水利工程的密布,是主要原因之一。 而在新中国建立初,人口近五亿,耕种田亩近十五亿。后来人口直接翻了接近三倍,而田亩只增加了三分之一。 “如果北平行省能新增一百万亩田,颜藩台的名字,皇爷爷都会记在心里的。” 朱高炽笑道。 颜钝笑得合不拢嘴。 这也是他和王府达成的默契,为了这个计划,他的任期都会以此为主。 即有了政绩,又不用和王府对抗,还能向应府交差,获得圣饶支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