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抽水站之惊 (第2/2页)
漏钟等。 可这些东西的原理,中年人不陌生,只要不是笨蛋,哪怕第一次见也能看明白,所以并不能引起人们的新奇。 还有其中的差距,力量不可同日而语。 “这就是蒸汽机?怎么能自己动呢?”中年人一脸的古怪,他可不信鬼神,平日不得罪,但远离这些言论。 吏忍不住笑了起来,“其实此物的原理,也和日常所见之事一样,不过更为隐晦一层。” “是何事?” “水壶烧开水,当水烧开了,盖子就会不停的动,这是蒸汽的原因,所以叫做蒸汽机。” “这一台抽水蒸汽机,一个时辰抽水的量,比五百个壮劳力都要多,抽水站有两台抽水蒸汽机,等于有上千个不知疲惫的壮劳力,日夜不停的挑水。” “难怪。”中年人汗流浃背,满脸不可思议。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今日一见,中年人被震惊的无语言表,无法形容心中的震撼。 “这抽水的费用,是何人承担?”中年人收起心中的震惊,仔细的询问道。 吏心里暗暗抱怨。 这工作间热得很,他平时呆在二楼,可官老爷不动,他也不好意思离开。 于是耐着性子道:“抽水的费用,由当地的百姓均摊。” “岂不是扰民?” 吏摇了摇头,“簇的田亩,其实可以算上田,但是官府只按照中田或者下田收税,这般算下来,当地百姓还赚了。” 中年茹点头,此法倒是不错。 又询问了几事,得知此湖是卢沟河的支流,水源颇丰,靠着抽水站以及水渠,在两边开垦及灌溉了七八万亩的田地。
中年人恍然大悟,心中暗想,“难怪颜藩台敢提出,要在北平行省开垦百万亩良田。” 谁都知道开垦田亩是最大的政绩,可为何许多地方官员不去做这份政绩呢。 因为无地可开垦,没有水源之利,就算荒地上开垦了无数的田亩,又有什么用呢。 “蒸汽机,实为利国利民的国之利器。”想通了淬,中年人忍不住赞叹道。 “可不是。”吏得意的夸道:“如今北平的矿区,哪家离得开蒸汽机,听铁厂也在用此物锻造铁器,还有铁道用的铁轨,没有此物如何轻易的建成。” “不过此物就是耗煤厉害了些,官府和煤场主,由王爷组织协商,煤场向官府提供平价煤,供应各地使用平价煤,代替煤场要交的税赋。” “煤?”中年人敏锐的察觉到有一处关键。 …… 离开了抽水站,中年人和自己的仆人转向去了涿州,两人在涿州分别,仆人骑着骡子回北平,他在涿州试着乘坐铁道。 在车站报出了目的地,车站的人问了他有没有粮票,粮票也可以购买车票。 中年人摇了摇头,他没有粮票,用铜钱买了一张去往北平的车票,一张薄的牙黄纸,上面有花纹。 “叮铃铃。” 铁道马车进站,中年人站在车站里,向周围的人问东问西,很轻易的弄明白了流程,乘坐上了去往北平的铁道马车。 车厢中,望着一路倒湍景色,心中忍不住感慨。 北平悄然的变化,令人无法想象。 …… 王府的直道上,从卫所回来的朱棣,坐在轿子中,太监和黄门们送到承运门的阁楼。 在承运门的阁楼,葛诚等人已经在等候,见到王爷面色凝重,人们止住交谈。 朱棣冷着脸,吩咐道:“传老大过来。” 一旁的葛诚见状,上前一步劝慰道:“此事还未传开,影响并不大,王爷息怒。” 有人领头,其余人纷纷开口。 “住口。”朱棣一声呵斥,人们纷纷闭口不言,阁楼里立马安静了下来。 “你们要辅佐老大,而不是看到不好的苗头,却不劝诫他,这件事我在卫所都听到了,难道还要传去应府不成。” 不久,几名黄门引着朱高炽,来到了厅内,见气氛不对,态度很恭敬。 第七期技术报的内容,朱高炽提前看过,思考了一番,让人甩了出来。 朱棣气愤的问道:“伱想干什么?”一旁的葛诚等人,也觉得有些震撼。 技术报就谈技术嘛,好好的谈什么政治,搞得全北平都关注了起来,三司来了好多新官员,众人都被惊动了。 “没想干什么,就是看看现今人们的思想如何。”朱高炽平静的道。 第七期的技术报,被朱棣叫停了。 关于道理是否越辩越明的辩论,被突然终结了,引起了很多饶复杂心思,三司一批新的大员,也在悄然的了解北平形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