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对燕王府的计算 (第2/2页)
过了金州城和南关,则是开阔的地势。 有平原可以种田,有丰富的水流,有山林可以提供树木,有矿区可以提供矿石。 只要控制住金州城和南关岛,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保护住大后方,真是最好的地方之一,易守难攻,又资源丰富。 这么重要的地方,如今归属不明,掌握在了燕王手中,引起了许多饶不满。 举人李学颜从大宁游历到了辽东。 根据大宁刘真的指点,辽东影响力最大的将领之一是郭家,只要拉拢了郭家,有郭家的支持,那么就能把燕王在辽东的影响力排挤出去。 辽东有辽王,韩王,沈王。 分别是朱元璋的十五子,二十子,二十一子。 年龄最大的辽王,虚岁也才十八岁,就藩的时间不长,另外两位王爷,年龄太还养在京城。 历史上,后面两位王爷终生未就藩。 李学颜找到了广宁的周兴。 他已经找到了诀窍。 燕王的影响力大,因为大宁以及辽东,不少的将领出自燕山一系,属于燕王的老部下。 这些人是指望不少的,只有从外地调来的将领,可以试着拉拢。 大宁刘真就给了李学颜不少的帮助,现在来到辽东,他又找到了周兴。 周兴对辽东本土形势了解,和李学颜一拍即合。 “郭家指望不少。”周兴很坚定的告诉李学颜,道:“郭家的姐在王府呆了几个月,郭佥事还亲自去拜见了燕王呢。” 李学颜对郭家的了解并不深,因为郭家不是顶级的家族,纳闷的问道,“郭家的家主郭英不是早就调回了京城吗,怎么在辽东还有这么大的势力。”
“这件事来话长,要从军中来历起。” “愿闻其详。” 周兴沉吟了片刻,整理好了思路,“燕王的根基来自于徐国公的麾下。” “大宁诸卫的根基,又来自燕王麾下。” “辽东到底属于山东,不属于北平,所以燕王对辽东的影响力,不如大宁那边。” “郭家追随圣人起兵早,最初宿卫圣人,虽然深得圣人信任,但是资历弱,没有自成一系,与宋国公一系和颍国公一系亲近。” 周兴到一半,突然不了。 李学颜纳闷的看向周兴。 周兴走到一旁拿起水壶,倒了一碗茶,然后手指在茶碗中沾了水,在桌面上写了个蓝字。 “此一系被清算后,辽东这边也受到了很大影响,原本并不出头的郭家一系,算是站了起来。” 周兴惊讶的不出话来。 良久,他才喃喃道:“你们卫所其中道理竟然不少。” 周兴洒然一笑,随意道:“有饶地方就有江湖,咱们卫所比外头更为封闭,其中的道道深得很。” “那岂不是郭家在辽东一不二?”李学颜严肃的问道。 “不至于,郭家门楣撑不起来。” 周兴摆了摆手。 连国公都不是,如何撑得起大旗。 徐家的山头最大,而其中最大的一支,被燕王继承了,其余的也都被瓜分。 徐家兄弟虽然在五军都督府中掌了三家,可名大于实,和当年的实力远不能相提并论。 就算如此,徐家仍然是大明的顶级勋贵,走到哪里都要受人尊敬三分。 至于后起之秀,新的军中领头人蓝玉,蓝玉军中派系被圣人清算的干干净净,没有人继常 倒是有部分力量以流放的名义,沦落到了金州,在周兴看来不可觑。 “金州那边,李先生可了解过了?” 李学颜摇了摇头。 “金州卫指挥使我见过,可的不多,至于旅顺,我都阻止在外面了。” “金州原来隶属于辽东都司,我们还能打探一口,自从燕王插了一手,变得神秘了起来。” “你觉得金州很危险?”李学颜好奇的问道。 周秀零头,指了指逐渐干涸消失的“蓝”字。 “这一支可是武功赫赫,前些年最具实力的一支,千不该万不该落入燕王之手。” “等于新老两支最强的力量,都落入了燕王的手中,只论人才济济,谁能与其抗之?” 周兴思考的角度,李学颜从来没有想到过,怔怔的看着周兴,一时间无以言对。 “你认为该怎么办?” 不久,李学颜惊讶道。 周兴很快道:“三万卫的庄德,手下是精兵,心向朝廷,值得李先生走一趟。” “听金州那边有渔船出没,还有外海不知来历的人出没,如果先生能打探到这些情报,以疮劾燕王府,哪怕把金州从燕王分出去,能保辽东稳定。” 李学颜有了方向,终于露出笑容。 还有一章晚一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