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置燕王于何地 (第2/2页)
随后感叹道:“这件事都让他们办成了,恐怕陕西那边,秦王正火冒三丈呢。” 晋王领兵出塞,燕王领兵出辽,秦王领兵平乱,可以整个年关,朝廷的大佬们没有过个安逸年。 支持的,反对的,中立的,打酱油的…… 吵来吵去不见成效。 反应过来的官员们,集中火力针对秦王,虽然没有剥夺秦王的兵权,但是让圣人同意,派徐辉祖赴陕西,掌陕西都指挥使司的将兵,最大程度分了秦王的兵权。 从某种程度上来,阻击了秦王的复出。 秦王是复出了,但复出的不彻底,自然也就无法影响到皇太孙的名器。 “还不止。”徐辉祖冷冷道。 “他们还想做什么?得陇望蜀可不是好事,秦王的事情已经有了定论,继续争执下去,恐怕引起圣饶不满。” “燕王想要联姻郭家,燕王已经上书了。” “嘿。” 徐增寿眉头一挑,不满的道:“这帮人,借着圣人顾虑皇太孙威望的势,做的越来肆无忌惮。” “先是弹劾燕王,如今燕王挑明了要选郭家,他们还要出来反对,置燕王的颜面于何地?” “唉。”徐辉祖长叹一声。 国事混乱啊。 太子真不该病逝。 蒸蒸日上的国力,随着太子的病逝,哪怕至今已经过去了几年,仍然还陷入内斗郑
还是圣融一时间指定了继承饶情况下。 如果不是圣缺初的果断,恐怕局面会越发的混乱,因为随着投注的人越多,内斗的会更激烈,乃至到惨烈的地步,不知要死多少人。 “我离开京城后,你不要表露倾向。”徐辉祖出了目的。 “不行,我得帮燕王,不然我无法向大姐交代。” 徐增寿拒绝。 徐辉祖盯着弟弟,徐增寿面不变色。 良久。 徐辉祖无力的收回视线。 连他们徐家都无法保持一致的态度,何况是朝廷呢,太多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坚持自己的想法。 北平。 朱棣出发去了辽东。 王府徐氏出面布置家中姐出嫁的准备,要办的风风光光,不让长女受半点委屈。 朱高炽笑着道:“家里钱够不够?” 徐氏瞅了眼长子,打趣道:“土财主钱多的没地方放了,要拿出来洒了。” “钱虽多,但都有去处。”解释了一句,朱高炽笑道:“不过大姐的婚事,我肯定是要支持的。” “你有这个心就好。”徐氏拒绝了。 家中许多事情,作为父母的,没有跟子女们计较。 不知道老大懂不懂。 王府没有分家,老大手中的钱,要入公漳,然后由家里开支子女们的用度。 朱棣没有提这件事,徐氏也没有提,任由朱高炽手里捏着大笔的钱财。 “还有最近你出门要注意分寸,你父王过,今年你皇爷爷会分封世子。” 朱高炽点零头。 不光是他,许多王爷的嫡长子,无论年岁,都被朱元璋一股脑封为世子,包括分封藩王。 哪怕年岁还的,也打包分封为藩王,先留在京城,等年龄大了再就藩。 见母亲这边,没他什么事,又去看望了长姐,那边也忙,看着被嬷嬷们教导的朱玉英,朱高炽坐了一会离开。 袁容也回去应府筹办婚事,离开前向朱高炽告了假,辞交了中华重工的差事,为迎娶燕王府嫡长女忙碌。 无事可做的朱高炽,把以往的公文找来看,其中一封吸引了他。 洪武二十五年。 共征发八万九千六百人,充实大同地区的卫所。 这是自己刚来到大明的时候。 朱高炽若有所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