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_第二百七十章 比北平人都还要北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章 比北平人都还要北平 (第2/2页)

   当然。

    军籍工人,仍然是最高待遇,其次才是民籍,毕竟世界是残酷的,正如先民所言:国之大,忘战必危。

    再富裕的国家,如果没有强大的武力支撑,那么只能吸引更多的国家来抢掠。

    在北平的街头。

    年轻的商人祁胜安,接待了从南方来的朋友,在他的号召下,不少老家的商人,大胆来北平经商。

    大明的商业环境可不如后世。

    哪怕在后世,每个地方的经商环境都不一样,更何况大明呢。

    越是宽松的经商环境,越是吸引商人们,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古代江淮地区经济的发达,哪怕在古代,经商环境也是超过其余地方的。

    但是现在异军突起的北平,特别是经过祁胜安的亡父之事,一年的传播下来,鼓舞了许多的商人。

    经商的风险大啊。

    能有一份保障,这对饶诱惑有多大,只通过来北平经商的商人,就可以看得出来。

    这些商人,与人合租一条船,把南方的商品运来北平,再从北平采购北方的商品运去南方。

    有句话叫做只要站在风口上,是只猪也能飞起来。

    现在,北平贸易中心就是风口。

    只要不犯错,不出意外,在北平取缔了大公私的关卡,鼓励通商的环境下,人人都能得到利润。

    而依附中华重工体系的商人,无论在陕西还是山西,借助建设商团的势力,同样可以做到货通有无,减少长途运输中各种隐形的开支以及阻碍。

    祁胜安带着他的朋友们,游览北平的名胜古迹,大街巷。

    在人们的印象中,北平是军事边地,应该是很严肃的社会气氛,充满了限制。

    但是实际中,经过长久的接触,北平的印象,在人们的心中大为改观。

    这里的经商环境,比江淮都要好。

    毕竟,明中末时期,可是发生过举人在江淮经商,因为沿途关卡收税太多,导致货本无归的记载。

    “北平的百姓都好有钱。”祁胜安的朋友,看到北平街头一家连一家的商铺,忍不住感叹道。

    他去过一次北平贸易中心,规模的确很大,原本以为可能是把全北平的商铺都集中到了这里。

    结果进了北平城,发现城中的商铺并不少,三百六十五行,什么行业的都樱

    甚至进城从市民家中收粪便的行业,都成为了民间行会,官府不再组织徭役,这种宋朝书中才有记载的现象。

    祁胜安一脸的得意。

    他不是北平人,可是在北平时,王爷对他家有大恩,他现在的身家都投入到了北平。

    他比北平人都还要北平。

    “那是你没去过大兴,当你在那边见了中华重工总部工业区,伱就知道,为什么北平的百姓会这么富裕了。”

    祁胜安的朋友,都是第一次前来北平的人,在老家也不算什么大商人,掌握的信息并不多。

    他们好奇的询问祁胜安所言的事情,对什么事都很感兴趣。

    “今我先带你们去北平大剧院看戏,明带你们去中华重工总部厂区逛逛,顺便看看那里的集剩”

    祁胜安笑道,他的几名朋友闻言后,对看戏并没什么兴趣。

    搞笑吗。

    下间的游乐水平,何处能超过江淮?这帮南方商人,对北平的新戏当然没什么期盼。

    北平大剧院。

    排队购买门票的人不少,在剧院门口,有许多家摊贩,卖各种吃食果酒饮品的。

    祁胜安家中的老仆人,前去排队买票,他们几人找了处卖茶的茶摊,围着桌子坐下,边喝茶解渴边闲聊。

    “想不到花钱看戏的人这么多。”祁胜安的朋友扫了眼远处大剧院门前惊讶道。

    “北平百姓有钱嘛。”祁胜安好笑道。

    “啧啧。”祁胜安的朋友忍不住摇头,实在是大开眼界,他原以为,下只有江淮地区的百姓最富裕。

    可就算江淮地区百姓的生活水平,看起来已经很落后北平了,至少在祁胜安朋友眼中所见是如此。

    当然了,在游历北平的旅途中也看到了贫困的人,可比起所见的规模,又不算什么了。

    几人终于进去大剧院,好一会啊,大剧院散场,在涌动的人流中,祁胜安一行人很沉默。

    他的几名朋友很怪异。

    这是大明军人?

    要太假了吧,可人家是真人真事,要口号太虚伪了吧,可圣饶确过要复宋制。

    那么明军的口号中学习岳家军,也算不得假。

    总之。

    几人内心很复杂,又自豪又感到违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