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_第五百七十章 一飞冲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七十章 一飞冲天 (第2/2页)

容,摊贩很健谈,双方聊得也很愉快。

    “你们想要出海去藩国做生意?”

    “香料贸易肯定有干头。”

    “只要咱大明一直这样的势头下去,我跟你们说,就这番禺的酒楼行业,别看很多了,但凡能追上北平,这酒楼的规模还要翻两倍不止。”

    摊贩虽然自己不敢去冒险,可是他却忍不住指点江山。

    北平的报纸,以及他亲眼看到过的变化,都是他的阅历,听得两名客人啧啧称奇。

    “北平的报纸把这些行业称之为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必定带动第三产业。”

    “什么是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就是除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外,所有的行当。”随着客人问的越细,摊贩也渐渐回答不上来。

    “你有如此的才干,岂能委屈于此,不如跟我们出海吧。”

    “实不相瞒。”

    “我们手里有银子,可惜找不到商道,国内的竞争太激烈了,我们抢不到。”

    “但是藩国不一样啊,藩国是空白的市场,我们前先一步,正如当年最开始去北平的商人一样。”

    “大家当年都一样,他们不过是遇到了机会而已,现在藩国就是我们的机会。”

    摊贩愣住了。

    他倒是没想到会被人邀请。

    “我们合资了五百两银子,你有这等见识,这样吧,只要你愿意一起干,你出五十两,占股百分之二十,我们三人去闯一闯,这辈子也值了。”

    摊贩犹豫了起来。

    他的侄儿也两眼放光,他可不想和叔叔一样,守着摊子过一辈子,叔叔讲的北平的事,已经让这名后生不甘于现实。

    北平各地,北方省府,乃至京城,新城区,江淮地区等,对于香料的需求,让这项贸易的增长,始终供不应求。

    广东有发达的商业模式,细致的分工化。

    船老板提供船,船老大和水手负责航海,货主把货物交给商行,明代的海贸模式,细化的分工,带来了做生意的低成本。

    五百两银子就能加入海贸。

    这在内地是不敢想的。

    珠江流入大海。

    珠江口有许多的优良岛屿,随着海贸的兴盛,逐渐有了码头,为商船们提供补给。

    最优良的莫非左边的香港,右边的澳门。

    澳门在秦朝属于南海郡,古人称为濠镜澳。

    因为当时这里有许多泊口,人们称之为“澳”,指海湾或港口。

    而澳门及其附近盛产蚝,蚝壳内壁光亮如镜,因此也被称为蚝镜。不过,后来人们将这个名称改为更为文雅的“濠镜”。

    支持海贸是大明的新事物。

    颜钝在北平行省主政多年,因地制宜,深知自己没有中华重工这等利器,也没有这么大的实力。

    因此选择了放开所有限制,鼓励民间壮士,但也不敢过度开放。

    濠镜澳成为了流通最密集的地区。

    随着大明商人的出海,又带动了西洋商人前来大明,最后在濠镜澳进行贸易。

    “三人合。”

    一家新开的商行,简陋搭建的铺子,在鞭炮声中挂牌,没有请舞狮,人们习以为常。

    濠镜澳每天都有大小商行开业。

    有福建的人,有广西的人,还有广东的人,甚至江淮地区也有不少人,更不缺徽商的影子。

    “严季,你守着铺子,我们明日就要在港口坐船离开。”

    “放心吧。”

    摊贩满脸荣光的说道,他的侄儿正在扫地。

    商铺里什么都没有。

    “虽然没有商品,可只要来询问的客人,我一个都不会放过,等你们带回来香料,保证在码头上就售卖一空。”

    他们的资本太小,只能做地头生意。

    利润的大头,还是会被内地的商人拿走,内地的商人们来濠镜澳上采购到香料,然后运输回去。

    濠镜澳。

    码头上没有闲散的人。

    每个人都在谈生意。

    从瓷器到丝绸,从茶叶到棉布,从广锅到香料,从棉花到纸扇,从砚台到毛笔,从珠宝到珊瑚。

    各色各样的商铺,可以采购到想要的所有大宗商品。

    靠着细致的分工模式,成本低廉,利益丰厚,大小商人都能参与,大明中后期的发达商业,随着国力的复苏,提前兴盛了起来。

    “叔。”

    “我咋觉得不累呢。”

    年轻人单纯的傻笑道,他刚从码头回来,兴奋的手舞足蹈,这里和内地完全不一样。

    “傻孩子。”

    严季感叹。

    北平的兴盛如果是大气磅礴,那么这里的兴盛,更像是热火燎原。

    严季突然理解了。

    在北平的时候,他经常听到商人们讨论的商机和机遇,严季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不在售卖肠粉,从摊贩变成了一名商人。

    这岂不是机遇和商机。

    香料贸易的兴起,是商机。

    他遇到两位邀请自己的伙伴,就是机遇。

    反正就算失败了,自己大不了回头重cao旧业,继续卖肠粉。

    自己也想尝尝成为大商人的滋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