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 天劫由来 (第2/2页)
十分模糊,强者可以主宰一切,践踏一切……” “直至上古天庭创立,统御三界,完善种种法度秩序……为了避免天地重新回归混乱,以及制约众生,使其当行则行,当止则止,诸神群仙,用一种我……甚至是绝大多数人无法理解的手段,立下天劫,使之像是一种规则,运行在这天地之间。” “冥冥之中,它会分别依照众生善恶多寡所形成的‘不思议业力’,将之转化为种种劫数。” 孔昭听完之后,忍不住地轻声念道:“不思议业力,虽远必相牵,果报成熟时,求避重难免……” 百里娥皇奇道:“这是佛经《有部毗奈耶》上的话,孔郎君果真见识广博,竟连此书也看过……” 孔昭笑道:“我这個人,比较喜欢看书,不拘佛道,皆有涉及,当然也都只是一知半解的门外汉,适才听到‘不思议业力’五个字,也便有感而发,姑娘莫要见笑就好……” “对了,众生劫数既与业力有关,莫非天庭立下天劫,佛门也曾参与其中?” 百里娥皇说道:“这个就不得而知了!”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众生为善作恶,所有果报,死后皆会清算,投入六道轮回。” “而我们修道人的劫数则稍有不同,唉,我渴了,孔郎君可以给我倒杯水嘛……” 孔昭听得意兴正浓,对方这个转折实在叫他有些措手不及,只得倒了一杯青玉露,恭敬的递过去…… “仙子jiejie,请用……” 百里娥皇见他这副情态,不禁掩唇失笑,喝了一口之后,又道: “生老病死,成住空怀,这是一切事物变化的过程与结局,我辈修道之人,为了解脱轮回之苦,不死不朽,盗天地之气以长存,所产生的不思议业力,比起凡人不知大上多少,所以自然也有劫数,它会循着太上感应,在某个特定的阶段,挟雷霆天威以俱下,来一次大清算!”
孔昭轻声问道:“这个阶段,就是修道人境界突破之时,以及千三大劫?” 百里娥皇点头说道:“没错,自有天劫之后,果然改变了远古时期遗留的种种风气,善恶到头终有报,众生有了约束,也便不再敢肆意妄为,缔造出了被称为修行盛世的上古时期……” 孔昭沉吟开口:“如此看来,天劫对于修道人而言,固然是个难关,可对整个天地的发展,却是大有益处。” 百里娥皇说道:“谁说不是呢,天庭对于想要飞升的仙人,也设下了重重标准。” “人欲天仙,需立一千二百善,若有一千一百九十九善而复中行一恶,则尽失前善,当重新算起,圆满之后,还要通过五帝大魔王的考验,才能飞升天界。” 这么严格?! 孔昭大为吃惊,原来上古时期,飞升天界,光是境界修为到了,尚不能成,还要积攒业绩,经过重重筛选,证明自己乃是清虚道德之仙,才有资格飞升。 啧啧,又是立下天劫,又是设置飞升门槛,上古天庭挺会玩的呀! “这样也好,也防止了什么乱七八糟的人都在飞升,把天界搞得乌烟瘴气?” 百里娥皇说道:“或许天庭也有着这方面的考虑吧。” 顿了一顿,她又继续说道:“对于如何应对天劫,修道之人的方法也各有不一。” “比如玄门,便奉行‘止恶修善,自利利他’的精神,提倡内外兼修,内功注重本身修为精勤,艰苦卓绝,外功尤重入世行善,广积功德,偿还修行所带来的业力,以期降低劫数,同时积攒出足够的善功,日后能够飞升天界。” “至于旁门……所行虽非正道,却不故意为恶,尚能敬畏天命,顶多是自私自利的自了汉罢了!” 孔昭静静听着,忽地想起了鬼龙生来,出言问道: “魔道又如何呢?” 百里娥皇轻声说道:“魔道中人,所学多有不正,急于求成之下,往往不择手段,杀生害命,摄取精血魂魄用来炼宝,炼法,诸般行迹,实在大干天和。” “其中虽有高明之士,洁身自好,雪志冰cao,可惜终究只是少数,所以天劫来时,较之常人更为严重,他们不修外功,唯恐天劫之下,形神俱灭,于是千方百计,巧夺造化,炼成各种颠倒乾坤,毁灭宇宙的法宝,或者神通与之相抗。” “越是这样,劫数越重,他们越是变本加厉,杀生害命,搜刮各种天材地宝,炼宝,炼法……” 孔昭算是听明白了,玄门之人,觉得自己所吸收的天地灵气,所用的天材地宝,皆从自身所在的世界取得,应该做好事偿还,进而降低自身劫数;旁门是选择不作为,善恶随心;而大多数魔道之人则是将“取他利我”的强盗主义精神贯彻到底。 积德行善,那是什么玩意儿?我们魔道豪杰不屑为之! 人劫不足惧,地劫不足畏,天劫也可以大法力抗之,就是这么豪橫! 桀桀桀桀桀…… “可以想见,在上古时期魔道修士一定过得十分苦逼,时刻要担心自己成为别人功劳薄上的业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