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同 (第1/3页)
“斌哥,刚刚伍建设给我打电话,他也联系了北面的朋友,也能弄到废钢~” 许半夏打电话来。 “哦?那就不带他们了,咱们自己做。” 高斌想到伍建设他们去北边买钢被骗的经过就想笑,亏他们叱咤商海这么多年,被一屁孩耍的团团转。 “能行吗?” “有什么不行的,裘毕正和冯遇呢?” “老裘似乎想跟着伍建设走,冯遇还没表态,态度有些暧昧。” “哦~那就都别管了,这可不是我不带着他们玩,到时候被骗了也别怪我。” “被骗?” “不这个,堆场那边建的怎么样了?” “刚平整完路面,下一步就能盖房子了。” “行,尽快吧,这件事宜早不宜迟。” “我知道了。” 挂羚话,高斌拿起酒杯灌了一口。 这时,高辛夷突然伸手抢走他的酒杯: “别喝了哥~” “你这丫头,现在管的够宽的。” “那是,咱妈答应我来滨海跟你一块生活,条件就是看住你,不能让你乱喝酒。” “还看我,我问你,前两是不是又逃班了?” 高辛夷抱着他的胳膊撒娇: “哎呀~哥~,我那破班不上就不上吧,太没意思,半干完一个礼拜的活,剩下的时间不是吹牛聊就是看报纸喝茶,太没劲了。” 高斌点头: “是挺没意思的,但胜在安稳啊。” “我不喜欢,我不管,哥你得帮我!” 这丫头又开始撒娇。 “你别晃了,再给我晃吐了,那你想干嘛?总得有个目标,我才能帮伱想办法吧?” “我就想干点有挑战性的,能实实在在干点事的。” 高斌砸了咂嘴: “那行,我想想办法。” “嘿,我就知道,哥你最好了。” “少拍马屁,把酒杯还我。” “我陪你一起喝~” ... 高斌也不是借酒浇愁,他只是在回想这个年代国内钢铁行业的发展情况。 由于之前没有从事过这个行业,他也没有太具象的概念。 不过从年初开始到现在,高斌对这一年钢铁行业总的印象是,经营清淡,价格回落,成交率低,资金周转放慢,企业经济效益下滑。 从高跃进书房看到的一些文件表明,全国重点钢铁企业亏损户超过20家,同比增加6家,累计亏损金额超过17亿。 这个数字,比上年同期增加70%还多; 而中型骨干钢铁企业亏损户24家,同比增加4家,累计亏损金额逼近8亿元。 出现这样的情况,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供求关系的平衡,钢材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国际国内钢材价格的接轨,使钢材价格波动幅度逐步变。 过去,由于受国家计划经济影响,钢铁行业具有生产成本上的优势。 一是依靠国内煤、电、油、矿和运输等偏低价格,二是依靠钢铁职工长期付出的廉价劳动力。 过去钢铁产品成本中的人工费用比例只有7-9%,与国外15-25%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上游产品逐步涨价,以及钢铁行业的职工工资福利的快速增长,原来意义上的成本优势已荡然无存。 与此同时,世界钢材市场价格走低。 从今年进入下半年起,老毛子取代了霓虹的地位,成为国内第一钢材进口国。 目前在国内市场能够参与价格竞争的普通棒材、板材主要来自独联体国家。 但是,由于从北极熊等国进口的钢材价格很低,有些钢材到岸价已经低于国内一些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 如在国内销售的从独联体进口的热轧板,销售价仅为2400元左右,以如此之低的价格在国内销售,必然带动国内钢材市场的价格下滑。 加之上游原材料价格涨价,致使国内钢铁行业利润出现大幅滑坡,亏损企业增加。 从1994年以来,钢材市场价格不断下滑,到1996年趋向稳定。 现在钢铁工业已不是90年代初期的高利润部门了。 随着原料、电力、运输等的进一步调价,钢铁工业的资金利税率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 钢材价格下滑并趋于稳定,已经是不可逆的事情。 按理在外企深耕多年的赵垒不可能不知道这些信息,可是原剧中,他为什么要跟许半夏合作呢 高斌没有看过书,如果看过原着,恐怕会从中找到答案。 在原着中,许半夏的人生可没这么光辉璀璨。 她和赵垒渐行渐远,与童骁骑产生隔阂,虽然生意一步步越做越大,但最终成了独孤求败。 某种程度上来,原着中的许半夏跟高斌更像,整个一暗黑体质。 许半夏的出生,是带着诅咒的。 母亲为生她去世,父亲怨恨她,便以半夏为她命名。 因为,“生半夏——毒”。 事实上,父亲的诅咒不止于此。 后来,许半夏认识高辛夷的时候,突然想到自己名字还有一层深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