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 持枪证 (第3/3页)
今以后你让我往东我绝不往西,你让我跳井,我犹豫一秒钟都是对你的不尊敬!”
谭爬过来,直接跪在高斌脚下: “求你给我个机会!” 高斌眼珠子转了转,别,谭的话有点道理。 没了谭,还有张、李,要是再来个有背景的,不怕自己吓唬的,那岂不是白玩了? 这么一看,留下一个被自己打服的谭,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不过他已经放话把人弄走了,再留下他,岂不是显得自己很没威信? 这时,谭又开口了: “高副部长,只要你愿意留我,我愿意拿出全部诚意!” 他把诚意二字咬的很死,高斌听懂了。 “有多少诚意?” 谭咬着后槽牙,不顾满脸血渍: “全部!” 高斌眼前一亮,谭在轧钢厂贪了这么多年,家底应该不少啊。 “行,看来是我误会谭主任了,从头到尾,你都是跟我一条心的。” 谭满脸是血都不忘堆积笑容,连连点头: “对,对对,我跟高副部长一条心,绝没二心。” “既然是误会,那就起来吧,不过招待所那些服务员,你都给处理了吧,我不想看见他们。” 谭发了狠: “副部长放心,我保证他们不会碍你的眼。” “起来吧,自己去医院看看。” “是~谢谢副部长,我没事的。” 谭选择自力更生,撑着地爬起来,但不敢站直身体,对高斌保持着躬身姿态。 “你去吧,我跟你这几个朋友聊聊。” “诶!是!” 看着谭一瘸一拐的离开,高斌冲跪在地上的大哥招了招手: “贵姓?” “不敢不敢,免贵姓陈!大名陈建军,道上朋友都习惯叫我大军!” “哦,混哪的?” 高斌点了根烟,剩下的大半包都被他甩给弟们了。 一个个美滋滋的点上,虽然是出来混的,但牡丹这种烟可不常抽。 “斌哥,我在东直门城楼那边看鸽子市的,这几个都是我兄弟。” 高斌愣了下: “你看鸽子市?” “对啊,哥你以后想要什么东西尽管找我,什么都能弄到。” “谭以前给厂子里弄得东西,都是你帮他搞得?” “对,老谭其实是我表舅!”大军陪着笑脸道。 高斌恍然,这就难怪了,要是没有这层关系,老谭估计也很难在厂子里混下去。 不过东直门的鸽子市,他怎么没什么印象呢。 “你们那个鸽子市在哪?” “就城楼下面,以前箭楼的地方。” 高斌大概回想了一下,终于有印象了。 东直门位于北京内城东垣之北,原为元大都正东门崇仁门,明初建北平城,废元大都东北、西北光熙、肃清二门,此门成为明北平城东北门,仍沿用元大都旧称崇仁门。 在永乐帝决定迁都后,京城就开始了大规模的营造工程,仿南京宫殿规制营建北京宫城,规模更有甚之。 京城垣加高、加厚,并全部包砌城砖,九门重新命名。 东垣北门取“东方盛德属木,为春”和“直东方也,春也”之意,定名为东直门。 东直门城楼,东向,与面朝正西的西直门遥相呼应,是一对姊妹门,两门城楼形制相同。 到上世纪逐步被拆除之时,基本上都是清朝中期修葺后的遗物。 以前东直门箭楼,本雄踞于瓮城的城台之上,位于瓮城东端, 在1915年拆除瓮城,修通铁道后,箭楼成为一个单体建筑。 由于该瓮城四角均为直角,这与西直门瓮城规制一样。 而区别于其它各门瓮城为弧形环抱箭楼,所以东直门箭楼两侧的瓮城残垣较规整,一直延伸到直角拐角处,登城台阶的斜面处理的较其它城门拆除瓮城后的箭楼和谐得多。 那个时候生的孩子,没少在箭楼那边玩,现在物是人非,内城铁路一建,那点老东西都拆了。 “留个联系方式,回头我去你那边转转。” “诶诶!等会儿我留个电话,需要啥打个电话,我让人送来。” “知道了,对了,你能弄到收音机票吗?”高斌随口问道。 “这个...有点难度,可能需要时间去收,斌哥,你也知道,这玩意属于紧俏货,能有票的也不缺这个钱。” 高斌点头: “我知道了,你帮我找找,有的话帮我收了,放心,不让你白干!” “不敢,哥你放心,我一定留心着。” “嗯,走了~” 高斌背着手,溜溜达达的往回走,谁知道这个年轻,竟然是个杀人不眨眼的主! 直到高斌背影消失不见,陈建军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喘着粗气,就跟刚从海里捞上来一样。 “草特么的,差点死的不明不白!” “军哥,那冉底什么来头啊,怎么敢当众持枪?”一个弟忍不住问道。 “什么来头?咱们惹不起的来头,都给我把他的长相记牢了,以后看见,给我放尊重点!” 弟们连连点头,废话,面对枪口,谁敢不尊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