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一十九章 龙灵 (第4/4页)
br> 那个时候,我们是把狙击作为防御中的进攻来运用的。 神枪手用的狙击枪,主要是缴获的普通步枪,比如仿德国毛瑟枪的汉阳造。” 顿了下,他看到旗杆儿没倒,紧挨着旗杆儿的气质有个窟窿,明何晨光这枪打偏了。 看来高斌的干扰起到了作用。 何晨光叹了口气: “这枪太准了,准到我都不适应了。” 高斌失笑道: “别找理由,你在战场上捡到一把枪,你会抱怨这枪太准了吗?” 何晨光赶紧道: “我不是找借口,放心吧,我肯定尽快适应。” “嗯,继续吧,风速加大了。” 何晨光继续趴在地上,高斌则开口接着之前的话题: “在战争时期,我军还使用过中正式和三八式作为狙击步枪。 后来上甘岭的狙击之王张桃芳,使用莫辛纳干步枪,在入朝4个月中毙敌210多人,并在与敌特派反狙击手对决中获胜,创下志愿军狙击手单人最高战绩。 在后来的各场自卫反击作战中,我狙击手的神勇都曾令敌战场指挥官胆战心惊,在阻击敌人对我渗透、侦察和破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没有专业狙击步枪,条件如此艰苦,辉煌的成绩是怎么取得的? 主要是狙击手的技能高超、优良心理素质和大无畏英勇气概,以及灵活巧妙的战术智慧。 这方面,咱们现代军人,包括那些顶尖狙击手,距离前辈都有很大的距离。” 何晨光微微点头: “确实,咱们现在用的光学瞄准镜,是前辈们想都不敢想的!” 高斌不置可否的: “条件是人创造的,在狙击战场和其他战场上都如此。 但作为装备因素的狙击器材,其优劣往往决定着对抗瞬间的成败。 现代战争环境就是如此,我们倒也不用执着于用不用光学瞄准镜的问题。” 他叹了口气: “只要还有战争,战场上都有狙击手的位置——无论是两军阵前直取上将首级,还是特种作战杀伤对手保护自己,甚至在信息化战争中抵近瘫敌信息节点,狙击手的意义越来越重要。 在30多年前的边境自卫反击战初期,我们的对手就曾使用苏制德拉戈诺夫7.62毫米狙击步枪居高临下、以点控面,一度造成我多名指战员受狙伤亡。 那个时候,我们就迅速仿制了该枪,定型为79式7.62毫米狙击步枪。 后进一步改进,成为85式7.62毫米狙击步枪。 它们奠定了我狙击器材发展基础,填补了空白,与当时世界现役狙击步枪已是同代产品。 但仿制可以解决急需,可以站在他饶肩膀上高起点起步,却解决不了最适合自己的特需,更做不到独立自主创新才能达成的持续发展。 为此,经过艰难探索,我们自主研发的具有我国特色的无托口径88式5.8毫米狙击步枪应运而生。” 高斌等何晨光开完第二枪,这回旗杆应声而断。 随后问: “你对88狙的了解?” “88狙为半自动口径狙击步枪,采用无廷无提把、无腮垫三无结构; 采用了诸多新材料、新技术、新办法,射击精度优于德拉戈诺夫和伽利尔等狙击步枪; 经不断发展最终形成了88式狙击枪族。 然而,口径限制了远距离作战应用,非专业弹药限制了射击精度的提升,这些都是问题!” 高斌指着临时设立在1700米的黄旗道: “试试1700吧!” “好!” 何晨光不愧是狙击才,随着高斌报出数据,他立刻调整参数,开出一枪。 砰! 子弹在空中飞行了两秒钟左右,黄旗旗杆拦腰折断,旗帜消失在树丛中! “漂亮!好了,接下来你自己练习吧,我还有事。”高斌鼓励了一句,从地上爬起。 “是!” ... 三后,各部队都在按部就班的训练中,突然,警报声响起,这是一级战斗准备的警报。 高斌跟何晨光他们,正准备进行武装越野训练呢,听到警报声后双眼冒着精光。 他等的就是这一刻,四个人早有准备,第一时间卸掉负重往山下冲,他们需要回去取装备,佩戴敌我识别系统,并换上演习专用的空包弹。 这一套流程他们早就熟悉了,用时不到15分钟,便搞定了一切,整装待发。 高斌伸出右拳在四人之间: “兄弟们,这是龙灵成军后的第一战,也是奠基之战,成与不成只在此一役,加油!” “加油!”x3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