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人道与文道  (第2/2页)
>    理是道理的理,想是思想的想。    文道一境是文心。    文道在开辟文心之后,就要领悟理。    所谓的理,就是对诸子经典的领悟。    道理、哲理、真理、至理、天理,就是领悟理的五个层次。    这个境界就是文道的开端。    文道二境是文魄。    文心圆满之后就要练魄。    人有三魂七魄,天地二魂常在外,唯有命魂留其中,人身体之中只有命魂与七魄。    练魂就是从诸子的典籍中领悟经义思想,思想与魄合,与魂合。    文道前两个境界就是打基础。    道理与思想就是文道的根本。    而道理与思想代表着什么?    陈胜终于吐出两个字。    “学说。”    陈安更是赞赏。    “真不错,你能领悟到这点,真让我惊讶,本以为你领悟不了!”    陈胜有些汗颜。    这些都是因为推演器的奖励。    第三次推演,他得到了一部分武安侯的文道体悟,那可是构建了理想之城的高人。    陈胜虽然领悟的不多,但是高屋建瓴,眼光还是有的。    “文道的根基就是学说。但是学说需要什么才能流传呢?”
    陈安继续问。    这次陈胜回答的毫不迟疑。    “人。”    “不错,人就是文道的根本,有了人,才有了理想国。”    陈安总结成一句话。    “我们再说人道,人道的代表是什么?”    陈胜低头思考,他已经隐约猜到陈安想说什么了。    “人道的代表是上古三王,是夏商周、春秋霸主、战国七雄的王者,到而今就是圣皇。”    “总而言之,人道就是帝王。”    陈胜不待陈安说,自己继续说。    “帝王是人道的根本,帝王的代表是混元道。”    “混元道是什么?”    “混元道就是包容一切的道。”    “无论是武道、文道都是混元道的一部分。”    “天下诸子百家,文道数百,只有兵家是可以修炼武道,而混元道包容一切文道和武道。”    “所以,混元道的根本就是融合。”    “融合就是帝王之道的根本。”    “集众。”    陈胜越说眼睛越亮。    “我明白了,我终于明白了。”    陈胜朗声大笑。    陈安一阵狐疑,我似乎还没说吧?    “你明白了什么?”    “当然是明白了圣皇为什么要伐文界。”    陈胜看着陈安。    “文道的根本是思想,思想的传播需要人。”    “在之前春秋战国之时,这都不是问题,混元道需要文界诸子的力量,诸子也需要混元道的力量,所以有战国七雄,百家争鸣。”    “但是现在,天下归一,圣皇至高无上,压制一切,文道也被压制,这就是圣皇和文界冲突的根本。”    “文界需要人传播学说,圣皇可以允许学说的传播,但是一切都要在圣皇允许范围之内,毕竟思想的传播对皇权也有影响。”    “若是文道没有力量,自然就是圣皇压制一切,但是文道可不是手无缚鸡之力,他们中很多都是高居理想国之上,永恒不灭的存在,怎么会屈从一个注定不过百岁的人道帝王。”    “世间没有永恒的帝王,只有永恒的思想。”    这是人道与文道的斗争。    圣皇两伐文界,就是人道征伐文道。    总的来说就是思想与皇权的争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