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败家的祖先还怪好的 (第2/3页)
> 高明程一连串的话,给了宋奶奶很大的压力,眼看着高明程随意一扯,那毛笔就成了秃头的,宋奶奶也是眼皮狂跳。 高明程完后,就站起身,作势要走了。 “这个价我都亏的厉害,你要是不卖,我就去别家再看看了。” 不等他真的走,宋奶奶已经喊住他了,道:“卖就卖!你先给我五十块!” 生意做成后,高明程就递给宋奶奶五十块钱。 他搬起木箱,就要往外走去。 结果宋奶奶又喊住了他,宋奶奶手里攥着那五十块钱,脸上带笑,道:“你人还不错,这样吧,你先别走,我还有两个东西要给你。” 着,宋奶奶又进了屋子,不过这次很快就出来了,出来时,她手里拿着两个东西,一个是精美的鼻烟壶,一个是画轴。 宋奶奶不舍的把鼻烟壶递给高明程,道:“你看看这个。” 高明程接过鼻烟壶,第一眼就被它所吸引,因为它是粉彩葫芦的造型,色彩鲜艳,造型巧,拿在手上把玩,大合适,再拧开盖子,盖子上自带一个的匙,这个匙是为了把葫芦里面装着的鼻烟挖出来,然后便于嗅进鼻腔里的。 好家伙,这户人家先是抽鼻烟,紧接着还抽上了烟枪,那么他们家败落,那是一点毛病都没有的! 高明程只感慨,这种家庭,居然还能留下东西来。 再看底款,有着乾隆年制四个字。 看到这四个字,高明程就精神起来了! 这是一件大开门古董啊! 看完了鼻烟壶,高明程的目光又看向那副画轴,心里对这幅画轴的期待值一下子就拉高了。 宋奶奶是有心卖东西,自然就把画轴给打开了。 画轴不大,已经装裱过了,画面看着还算比较干净,刚打开画轴,一条鱼就跃然于纸上了。 整个画纸上,除了一条鱼,就只有右上角有一个画家的署名和印章。 只是搞艺术的人不走寻常路,高明程辨认了一会儿,才辨认出画家是谁来。 这个饶署名,认字难认,但是认字形的话,反而好认,你要是看到署名的前二字又似“哭”字,又似“笑”字,后二字像“之”字,整个一哭笑不得。 那你就该知道,这是清朝着名的画家八大山饶画作了! 八大山人不是八个饶统称,而是一个饶外号,这人就叫做朱耷。朱耷也叫朱道朗,绰号良月,晚年的时候改称为“八大山人”。 这个时候,他以卖画为生,所以存世的画作还是比较多的,也是其艺术造诣精深的时候。 朱耷本是明朝的皇亲国戚,但是在他19岁时,明朝灭了,内心悲苦的他于是削发为僧,从此隐姓埋名,遁入空门。 他在36岁那年,又弃僧入道,在南昌创建了青云谱道院,并在此隐居,晚年后,他独自居住在章江门外的一座陋室里,靠卖画为生,孤寂贫寒地度过了他的晚年。 高明程回想起这位画家的一生,不由得又想起了梵高。 搞艺术的人不容易啊,生前贫寒,死后画作倒是炒成价了! 可惜,这份荣誉,画家本人是难以获得了。 不得不,宋奶奶还是很有眼光的,她后面拿出来的这两样东西,都是精品! 看过东西后,高明程不疾不徐的道:“宋奶奶,你觉得我这人不错,我觉得你这人也挺好的。这两个东西呢,我都比较喜欢,一个色彩好看,一个寓意好,年年有余嘛!所以我愿意一百块一个买下,你看要不要卖?” “一百块一个?没得多了?”宋奶奶迟疑了,她摸着那个粉彩葫芦鼻烟壶,满脸的不舍。 她道:“这个鼻烟壶,可是我爷爷最喜欢的鼻烟壶了!不过我爸后来抽大烟,就没怎么用过这个鼻烟壶了。” 高明程道:“这鼻烟壶虽然好看,但是它啊!你看,才这么点大,能值一百块,已经不错了!” 高明程这话,纯属忽悠了! 鼻烟壶哪里有大的?并且瓷器得看做工、釉彩、以及年代和出产地,不是大就值钱,也不是就不值钱。 这位宋奶奶的祖上,肯定是这一带的地主,家里有不少钱的那种,可惜由于家族败落,以及时代的关系,宋奶奶看上去是不识字的。 不然她就不会把那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也放在木箱里了。 高明程继续道:“宋奶奶,你再看这幅画,画不大,还只有一条鱼!画上连个颜色都没有,就是用墨水画的!要不是它寓意好,哪里能值一百块?你是不是?” 宋奶奶的眼角又抽了抽,忍不住道:“这画也是我爷爷很喜欢的。以前是挂在我爷爷书房里的!” 因为这鼻烟壶和画,都是宋奶奶的爷爷心爱之物,所以宋奶奶的情绪有些激动。 高明程又想以退为进,作势要走,但这回宋奶奶没有喊住他,而是毅然决然的道:“三百块!你要是同意,就卖给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