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96 教坊司赎人 (第4/4页)
大的西山岛,防不胜防。 “黎巡检,请。” “李老爷,请。” 二人笑呵呵的在堡内,喝茶聊天。 这是第一次见面,之前并不认识。 这位黎巡检主动介绍道: “下官的族叔是吴县黎元五,他时常夸赞李老爷为人仗义。” “过奖了,原来还有这层关系,以后我们当多亲近亲近。” “求之不得。” 黎巡检很年轻,据说也是上任不久。 “不知黎兄之前在何处当差?” “在平望营做了3年的外委千总,族叔刚为我活动转了文官。” “那我祝黎兄,以后前程似锦。” …… “李老爷经营有方,不过也要多加小心,这种吃里扒外之人。” “此人告我什么?” “蓄私兵,藏火器,件件都是要您命的罪状。” 李郁忍不住笑了,问道: “黎兄还不赶紧的,这可是立功的好机会。” “李老爷说笑了,您是什么身份,苏州地面上谁不敬您一声大官人,成千上万的银子手里过着,府城最俏的姐儿伺候着,造哪门子反?说出去,谁信?” 黎巡检自己都忍不住笑了,摇摇头。 开黑矿的,谁不养着打手。 没点趁手的家伙,能镇得住矿工? 一点不稀奇。 只要做的隐蔽点,别在官府眼皮子底下就行。 此人准是在黑矿受到了惩罚,心存恨意。 “诬告!这是毁谤。” “当然是,所以我把犯人转交给您了,该打该杀,您看着办。” 两个巡检弓手,拖着死狗一样的犯人进来了。 李郁只是一挥手: “来人。” “把这个吃里扒外的东西,拉到西山煤矿,当众处决。” 这只是个无足轻重的小角色。 他,会在煤矿枭首示众。 如今的矿工数量,堪堪接近1000人大关。 这还不算之前提拔进入护卫队的百余人。 李家堡的护卫队,也调出大部。 进驻西山岛,方便火枪队列射击训练。 …… 西山岛,又多了两股人。 一股是外省水手,答应留下。 拿原来的2倍工钱,替李家堡做事。 他们都是有过航海经历的, 现在,准备开拓太湖航线。 还有一股,是潮州府的铁厂从业人员。 男女老幼皆有,足足大几十人。 一路跋涉而来,途经太湖的时候。 官差们索要银子: “押送你们这些流放配军,爷们累死了。” “今天要是拿不出银子,就挑几个人沉了湖。” 这些人被诬陷走私,家产充公。 一路走到这里,哪还有多余的银钱。 官差们就拔刀威逼,准备把一个炉头给砍了扔湖中。 “住手。” 几骑飞奔而来,个个鲜衣怒马,显然是打猎的。 “你们是哪个衙门的?” “我们是潮州府官差,押解流放囚犯至此。” 领头的便是李郁: “我看这些人忠厚老实,不像是穷凶极恶之徒。” “官人有所不知,这些人犯的是走私洋夷的罪。” “冤枉啊。”众人连忙下跪,哀求。 他们看出来了,李郁身份不凡。 或许,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人性如此,在危急时刻,会本能的抓住任何可能活命的机会。 押解的官差立即举起鞭子。 “且慢。” 李郁甩出一锭银子,示意先停手。 “你们是做什么的?” 一个老汉跪地解释道: “我们都是潮州府陈氏族人,在当地经营着一家铁厂,兢兢业业从不敢做亏心事。官府非说我们卖钢锭给夷商,把人抓了,家也抄了。” 一群人呜咽,绝望到了极点。 …… 李郁骑在马上,面露不忍: “这样吧,先去我庄上吃杯酒,我正好也做着铁厂生意,有几个技术难题探讨一下。” 见官差犹豫, 随从立即掏出几锭银子,傲慢的说道: “这位是本府的李大官人。几位,听人劝不吃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