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话事人_106 拿同僚的血染红顶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06 拿同僚的血染红顶子 (第6/6页)

 ……

    李郁深知这个道理,

    所以他一直在努力的收集信息,试图透过迷雾看到本质。

    大清到底是什么模样,电视剧说了不算,清史稿说了也不算。

    刘千来了,递上了一份他的组建情报系统的草案。

    设固定点,

    以米铺,布铺,车马行这样的店铺为掩护。

    选址靠近衙门,或者闹市区。

    启用面孔陌生,之前一直在堡内效力的人作掌柜。

    每点配两三名护卫队员。

    再选用一批相同条件的人,作为流动情报人员,对外以街溜子,青皮角色出现。

    他们手握金钱,

    发展线人,重点是官绅的下人,码头的苦力,青楼的小厮,行船的水手。

    标准是,

    处于社会的底层,但是大量接触其余阶层的服务行业人员。

    从线人处得到的情报信息,汇总到固定点。

    每一个点对应接洽,不超10个流动情报人员。

    点和点之间,除非极端情况,不存在横向联系。

    而李家堡,

    设置情报小组,每隔数日,固定上门取走情报。

    如果遇到紧急重要情报,由掌柜的亲自送到堡内。

    另外,

    若是需要武力支持,则由堡内护卫队执行。

    李郁不想让情报组织拥有过多的武力资本,否则尾大不掉。

    还有一条隐含规定,

    固定点的掌柜,一定要有家室。

    ……

    “刘千,你的设想很不错。我先拨给你8000两,算是启动资金,尽快把架子搭起来。人手嘛,你放手挑,最多90人。”

    “谢谢老爷。”

    “苏州府9县1散厅,先布置起来。等运行成熟了,再考虑江宁府,太仓直隶州,还有松江府。”

    “遵命。”

    朝廷的旨意抵达苏州府,已经是7日后。

    一家欢喜一家愁。

    愁的是太湖协副将施令伦,被降为参将,仍署理太湖协。

    同时罚俸6个月。

    他在东山水寨,十分的抓狂。

    除非他能戴罪立功,否则仕途岌岌可危。

    但是,如何立功,却漫无目标。

    他反复询问了逃脱的兵勇,却是越听越糊涂。

    装配火炮的战船,穿着官衣的火枪队,怎么看怎么像是自己人下手的。

    他最近风声鹤唳,

    出门必穿甲,枕下必放刀。

    他猜不透是谁要对他下手,但是绝对是大人物。

    最大的怀疑对象,是指向了两淮盐运司衙门。

    因为,

    他动用了麾下亲信帮着运盐,而且多次帮着清理障碍。

    光这一项,

    他就多赚了6000两,不可谓不暴利。

    ……

    “施大人,江北来人了。”

    “快带进来。”

    施令伦把屋门关紧,瞪着双眼问道:

    “你们是不是想卸磨杀驴?”

    来人一脸急切,解释道:

    “尤大人也想问你,是不是你反水?”

    “放p。”

    “那就是盐帮反水?”

    “更不可能,他们有什么理由反水?”

    沉默,思索。

    既然都不是,那就只能是黄通判的个人行为了。

    不过,

    施令伦还是有些不信。

    “我就是搞不懂,他搞这么大图什么?”

    “图立功,升官。”

    来人阴郁的说道:

    “施大人不知道吧,黄文运升了一级,怕是简在帝心。”

    “他把我们犯贩私盐的事捅给朝廷了?”

    “应该没有,否则我们还能站在这里吗?”

    两人沉默,

    目前的局势很棘手。

    半晌,施令伦才问道:

    “尤大人准备怎么善后?”

    “分他一杯羹,拉进来。”

    “行吗?”

    “哪有猫儿不吃腥的,已经吃了一条大鱼了。”

    ……

    来人又说了一些内幕消息,才匆匆离开了。

    施令伦脸色阴晴不定,拔出佩刀打量了许久。

    才喊道:

    “来人。”

    “标下在。”

    “把震泽县合作过的几个小吏做掉,装作是土匪打劫。”

    “大人,怕是晚了。”

    “什么意思?”

    “他们已经被府衙的人抓走了。”

    “如此大事,你怎么不早说?”

    “咱们绿营和地方官署是两条线,他们想瞒着,我们也没办法。”

    施令伦感觉到了杀机,

    似乎有一张网,正在朝他的脑袋罩来。

    他感觉,那个阴恻恻的黄通判,想拿自己的血去染红顶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