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23 本官竟然被两个刁民碰瓷了 (第4/4页)
> …… 第二天, 多隆没有去茶馆,而是揣着银票,买了些东西。 拎着去了姐夫家。 姐夫也是旗人,在一个绝对清水的衙门里,应着差。 刚一进门, 就听到了吵闹声,哭喊声。 姐夫气急败坏: “你个败家娘们,我一月还挣不到3两银子。你就全拿回娘家?” “那是我亲弟弟,有了差事就能还上。” 一个鼻涕娃溜出来了,兴奋的喊道: “舅舅。” 多隆蹲下,打开纸包, “酱肘子,好香,谢谢舅舅。” 小娃抱着肘子,一溜烟跑回屋子,啃。 姐夫正在气头上,阴阳怪气道: “霍,天福星的酱肘子。小多子,您得意啊。” 有人说, 身为穷人家的长子,是最悲哀的。 而如果是长女,则悲哀翻倍。 多隆的jiejie,就是家中最大的孩子,自小就当了半个家。 她擦干了脸上泪痕: “阿弟,差事有着落了吗?” “嗯,定了。” “是顶了你哥的那差事吗?” “对,步军统领衙门的书办。” 多隆从身后,拿出了两个盒子。 “姐夫,这个是给你的。” …… 一只玉扳指,成色喜人。 就这么静静的躺在盒子里, 姐夫的脸,一下子就变了。 “小多子,你发财了?这成色的扳指,起码10两银子。” “嗯,15两。” 多隆说的轻飘飘, 姐夫的眼珠子都要掉地上了,小心翼翼的拿起扳指,戴上。 “淑芬,好看吗?” “呸,刚才是谁狗脸不认人?” 姐夫嘿嘿笑着,给自己脸上轻轻扇了一下。 “对不住,我这人眼皮子浅。” 多隆又拿出一块绸子布,打开: “jiejie,送你的。” 一对金镯子,颇有分量。 这一下,夫妻俩都傻眼了。 上下打量着多隆,很是狐疑。 “小多子,你是不是抢了户部银库了?” “没有。” “那就是砸了当铺了?” “也没有。结识了一个贵人,人家要提携我。” …… 泰兴楼, 京城的知名饭馆之一, 多隆和姐夫一家,头一次来这种高档地方。 一桌酒菜,吃了5两。 还得打赏跑堂的,一点小意思。 在一片祥和、和睦的气氛下,多隆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产生了极大的扭曲。 从这一天起, 原来的小多子死了,新的小多子秽土转生了。 多年后, 他曾这样说, 那一日起, 我对同胞,充满了厌恶。 对大清朝,没有一丝好感。 我掐死了我的黄雀,踩死了我的蝈蝈,打了八大胡同相好的两个时辰,一心只为银子而奋斗。 以上, 李郁若是听到了,定然会摇头。 然后告诉多隆,生活的真相是看透了以后,还热爱生活。 就拿自己举例吧, 虽然自己是个“反贼”,却和大清官们打的火热。 谁不夸自己,是苏州及时雨。 东山团练,已经被府城官场默认,再无人提出异议。 府城救火队,也初具雏形。 李郁用煤炭经销权换来的那些铺子,正好派上了用途。 把一部分改造成了瞭望塔楼。 木质,高度在4层左右。 塔楼上垂下来的红绸子上写着: 水火无情,人有情! 上面全天候坐着一人,配备铜锣。 若是有火警,就鸣锣。 待命的人, 整个府城,有8处这样的瞭望塔楼。 而救火队,一共5支。 每支12人,分两班轮换。 驻扎在城中干道旁。 配备了马匹、水车、铁锨等等工具。 闲人们都传,李老爷坏事做多了,心虚。 经过寒园寺住持指点后,准备为自己积攒点功德。 …… 万事俱备,只欠“着火”了。 不过这种事, 似乎不适合人为催熟。 李郁琢磨了一下,最近和自己明着对着干的人,似乎是没了。 不过,距离自己的预期还很遥远。 自己想要的是一座,李家州! 自己说地里长的绿油油的那些是韭菜,就没人敢说那其实是麦苗。 不装了,咱就是想学一学“赵高”。 残缺就不学了,只想学一学传说中的“指鹿为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