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 坤爷,小姐在后院等你呐 (第2/3页)
是一种态度,支持! 每年的赋税,解送到户部的大头,称作“起运”。地方上截留的一小部分,称作“存留”。 相比普通火枪,精确度是好了很多。150米,几乎可以保证落点在躯干位置。 原来广东那地儿也是暗流涌动,很不太平。 黄文运杀气腾腾,当着1府9县,八品以上官员拍了桌子: 正所谓,再见不能红着脸,起码也要红了眼。 “哦,剩余的那一个,为何不杀?” “本想和彻底断了,可惜奴家~” “你说什么胡话?李爷是你能比的?” “钻头最头疼,老陈亲自监制的硬钢。损耗速度太快了,一天要废几十根。” 李郁盯着这个简易机床,很欣慰的赏赐了所有参与的工匠,从100两到5两不等。 李郁看的很惊讶。 你若是开惯了2.5,再开1.2,就觉得哪儿哪儿都不对劲,总怀疑出了机械故障。 只要求绝对掌控广州,肇庆,福州,厦门,梧州等等重要城市, 其余的地方,只要你还挂着大清的旗帜,钱粮商量着按时交,就没有再多的要求了。 因为,这里是朝廷的钱袋子。对地方官的钱粮考核,极重。 “伍家三兄弟,以通洋罪杀掉了其中两个,另外还有5个掌柜的,十几个伙计一起陪刀了。不能说连根拔起,起码是奄奄一息吧。” 做人要是没点狂妄的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呢。 “这是机密,你不该打听。” “啊?” “还有,再给诸位收了银子的大人们去信,即使混不上苏州织造,起码也要来浒墅钞关做个监督。我们兄弟联手,这苏州城就没有难事。” 而此时,刘阿坤蹑手蹑脚的走进了一户宅子。 “遵命。” 当然了,也就是嘴上说说的。 “嘿嘿,嘿嘿嘿。” “所得银钱,全部起运,不存留。” “伍家的人,杀了吗?” 远处的酒坛子,立马碎裂。 …… “和我们重金外购的燧石相比如何?” …… 福成的一个心腹家人来了,还带来了一份亲笔密信,读后即焚。 “回李爷,剩的那个姓伍的反应快,跑的快,一溜烟跑到了广州驻防将军府邸,不出来了。” 张老爹经常背着手,满意的视察他的事业。 他从木箱里,拿起一根刚完工的刺刀, “李爷若得天下,咱老张家一个工部侍郎是少不了的。” “我说,你写。水泥厂规模远远不够,此产业并无技术含量,属于极度消耗人力,和资源的行业。当投入重金,雇佣更多人力,将产量提高至少5倍。” 刺刀的固定是个难题,涉及到加工工艺。 以绝对优势的旗兵,绿营,配备足量的火炮,轰垮不听话的寨子。 可小规模,遭遇战呢? 火枪一发打完了,很可能敌人就到了面前。枪上有刺刀,就有底气。 他掰开击锤,扣动扳机,咔一声,闪出火星。 刘阿坤这夯货给人家戴了帽子,怕不是要节外生枝。 “杜先生说,刘阿坤和那位甄氏小姐,怕是有私情。” “要搁在老夫学徒那会,师傅能把胳膊打折了。” “哦,那没事了。” …… 迈出了一大步! 20次点火寿命,能够支撑一次战斗了。 这个数字的银钱,就会出现在县衙府库内。 怡和行伍家刚要起飞,就被他折断了翅膀。 福康安出入,必定要经过这个院子。 拉过线膛,用的依旧是扩张米尼弹。 张老爹得意的昂着头,嘿嘿笑着: 见李郁放下信,抬起头, 众人哗然, “没问题,我们是兄弟。” 而再往南,比如福建,两广一带。 …… “根据我这段时间的研究,传统城池的青砖夯土超厚城墙,无可替代,非常耐毁伤。所以在筑城方面,垛口可用水泥加固,但城墙不必改变。” “还有其他的吗?” 黄文运不会明说,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吧。 长兴那边送来的,都是原石,需要加工,才能成为可用的枪燧石。 圆环套在枪管上,刺刀尾部是扁平的,恰好楔入木制枪身中。 他经常和底下匠人说: “你们就这么点三脚猫手艺,幸亏是赶上了好时代,啥都靠机床。” 张满库忍不住揶揄道:“搞的好像你啥都知道一样。” 甄氏现在是有夫婿的,乃是长兴营游击。 若是在楼顶位置,正好能看到巡抚衙门内的院子。 西山枪炮厂, 在张铁匠父子,还有一众匠人的攻关下,产能不断扩大。 所以两广地带,宗族,会社势力很大。 若不是两广总督李侍尧手腕狠辣,又擅长分化拉拢,怕是两广早就出了巨贼。 好处是刺刀固定的很牢,坏处是麻烦。 张老爹傲慢的语气,激怒了儿子。 若表兄弟同在一城,一个做巡抚,一个做织造,这不合规矩。 缺口瞄准具,也更精致。 “有简易齿轮传动装置,速度慢了点,但是能钻枪管。” 福成和老爹稍一商议就决定照办了,拉下脸面,和富察氏干! 你富察氏尊贵,我内务府何尝不贵。 小张是真气了,问道: “难道我还会泄露机密?” “就说是为河道衙门准备的修筑堤坝的材料。” “这就是杜先生从长兴送来的那批燧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