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朕从京城放两条忠犬去扬州 (第1/3页)
第161章朕从京城放两条“忠犬“去扬州 这一句,令城墙上的许多人都憋着笑。 当众被人戳穿谎言,同知却丝毫不尴尬,面色如常,此乃清廷为官的基本素质。 指使属下继续喊话: “那你们还想要什么?赶紧撤离扬州城吧,否则朝廷大军一来,你们一个都跑不掉。” “我们要一个承诺,不许克扣工钱,给我们灶丁一条活路。” “本官对天发誓,一定做到。” 于是,聚集在城外的灶丁开始集结撤离。 这让城墙上的扬州官绅,惊喜不已,反贼这么好说话?有人甚至开始动心,要不要派兵出城追杀。 …… 正激烈讨论着,突然城外一声炮响。 一发6磅炮弹,划过天空,砸在了城墙上。 众人吓的连忙蹲下,溜下城墙。 “打,打,反击。” 扬州城热闹了2个时辰,兵丁们不要钱一般开炮,打铳,还有胡乱放箭。 远处,李大虎看的纳闷。 “他们这是在壮胆吗?” “大约是吧。” “我有理由怀疑,他们是在故意消耗朝廷资产。” 数日后,扬州府呈送兵部的800里加急中,果然疯狂的夹带私货。 守城击退贼兵,消耗了天文数字的炮子,火药,还有报废枪炮。还有刺杀巡抚当夜,刺客的同伙恶意焚烧了8处官仓,损失惨重。 全部加起来,足有13万两蒸发了。 同时,江苏老乡于敏中收了1万两,和收了1万两。 收了,就是好兆头。 作为天子重臣,军机处大佬,他们知道轻重。 而弹劾揭露尤拔世罪状的折子,也雪片一般飞向京城。 福康安写了一份,朱联名了。 扬州同知单独写了一份,府城几十位士绅联名写了一份。 乾隆看的心惊rou跳,直呼朕的心腹,怎么就变成这般模样了。 居然背着朕欺上瞒下,还大搞私盐。 甚至,有刺杀巡抚的嫌疑? 两门铜炮,这是多大的手面,寻常绿营都没有装备的好货色,要说这刺客背后没有大人物,朕也不信。 “查,派御史钱峰去江苏严查。” “奴才斗胆,建议将胡御史下放扬州署理知府。” “说说理由?” “胡御史有气节,擅长引导风气,教育士绅百姓。扬州风气奢靡,有必要遏制一二。” “朕准了,军机处拟旨吧。” …… 钱峰,都察院出了名的刺儿头。 私底下,被人说长了一张狗脸,不认人,无论是谁,他都敢参。 甚至,好几次弄的乾隆颇为不悦。 若不是要维持一个“兼听则明”的明君形象,乾隆早把他流放宁古塔了。 如此臣子,打发去啃硬骨头最为适宜。 钱峰领旨后,当天就匆匆出京了。 次日,钦差仪仗只能尴尬的赶紧追赶。 胡御史,走出吏部的一瞬间,开心的走不了直线。 站在大街上,高声吟诵: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街道旁的酒楼,靠窗的几位食客听了,肃然起敬。 此子虽人丑,志向却大,不得小觑。 却不料,怀里的姐儿噗嗤笑了。 食客不悦,他也是科举爱好者,问道: “姑娘可知,张载的这四句是何等精妙壮哉,浓缩了多少微言大义。” “奴家觉得没那么复杂,去繁就简,翻译一下,就四个字。” “啥?” “我想当官。” 食客愣了半晌,默默点头。 “姑娘,想来你的家世也不简单,明珠蒙尘,在这唱曲屈才了。鄙人府上缺一个算账侍妾,月银10两,包吃住,长期合同,不累,后宅排名此次于正妻,不知愿意否?” “奴家愿意。” 酒楼掌柜的听了,也不由得感慨,知识改变命运。 …… 从京官到江南太守,这一步可谓是难之又难。 胡御史不知道,为何天上会掉馅饼,他心情愉悦,巴不得现在就飞到扬州上任。 然而, 他的噩梦才开始,因为上任之前需要走很多关节。 紫禁城谢恩后,就是六部拜访,送礼。 军机处,六部堂官,吏部侍郎,郎中,胥吏~还有同年,同僚,同乡~ 少了一个都不行。 胡御史家底薄,在京这些年又是清水衙门,吃住花销还大,拉下了饥荒。 很快,他就开始额头冒汗了。 没有6000两银子,他休想通关! 而几千里外, 一笔写不出两个胡字的漕运总督府,胡师爷,就轻松多了,他不缺银子,幕资丰厚,还时常有外快。 而且,他最近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在坚持不懈的运作下,徽州胡氏宗族,终于接纳了他。 百年后,他终于可以葬入祖坟了。 除了他运作搞掉清风寨,让祖坟所在的大山重归宁静之外,也有积极捐献2000两银子为族里购置义田的缘故。 总之,胡师爷心里的一块石头落地了。 然而,又被人砸了一块石头。 “李郁那小子,想做我的东床快婿?” 胡灵儿一声不吭,这种事情,轮不到女儿家做主,爹娘说了算。 胡师爷罕见的犹豫了许久,最终忍不住询问: “灵儿,意下如何?” “爹,这种事您不该问我的。” 胡师爷忍不住笑了,是啊,自己作为绍兴师爷里的翘楚,居然失了分寸。 凡事做决定,无非是算得失,概率。 李郁若是赢了,一本万利,十万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