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11 军机大臣,还踏马首席?你能不能找个小点的官职冒充? (第1/3页)
第212章军机大臣,还踏马首席?你能不能找个小点的官职冒充? 乾隆搁下狼毫笔,若无其事的开口道: “滚进来。” “是。” 总管太监秦驷,立即从门外迈入殿内,软底靴没有发出任何噪音。 他就像是随时待机的Siri,永远在线,光速响应。 乾隆根敲敲桌子: “这3份秘旨,立即发出去。不必通过军机处。” “奴才遵旨。” 喜滋滋的秦驷,一溜烟的跑了出去。 得亏是在园子里,要是在紫禁城,得启动特殊程序才能叫开宫门。 那样的话,第二天朝野又要议论纷纷。 他亲眼看着快马骑士出了圆明园,才欣喜的回到了自己的小屋。 嘴里念叨着: “皇上还是太仁慈,要依奴才看,光杀白莲教匪远远不够。就该把荆襄所有男丁都杀光,嗯,还有江南的男丁也一并杀光。” 伺候他脱靴子的徒弟小桂子目瞪口呆。 “师傅,都杀光了谁来种田?” …… 秦驷眼睛一瞪,竖起兰花指,尖声骂道: “糊涂,我大清有的是人。杀光了,一道圣旨,随便迁个百万户过去填江南、填荆襄。啥事都不会耽搁了。” “啊?” “江南,荆襄那都是不缺水的大平原。穷鬼们搬去了,怕不是耗子掉进了米缸?做梦都要笑醒喽。” 小桂子没敢吭声,他记得师傅的家乡――三年旱两年,涝一年。 全家死绝,后乞讨到了京城。 一咬牙净身入宫,从刷马桶的小太监做起,吃尽苦头,如今俨然是大人物了。 紫禁城内, 除了正经主子,师傅就是数的上的重磅人物了。 他不敢争辩,默默的去倒了一杯茶。 “小桂子你发什么愣,说到杀人就害怕啦?” “师傅您喝茶。” “嘿,咱家告诉你,这人杀的越多,天下越太平。不服就杀,敢造反的更加要杀。一人造反,就杀光方圆十里。一村造反,就杀光百里。一府造反,就干脆把这个省都杀光。” 很显然,秦驷已经陷入了一种癫狂的幻想,表情扭曲,眼神放光。 他还真不是瞎吹牛。 而是在史书的基础上,糅杂了一个最纯粹奴才的个人想法。 秦始皇巡游,见陨石而杀十里。 大清兵入关,屠百城而得天下。 可见这杀戮,也是治理天下的一环。 …… 襄阳城。 洪教主登上城头,俯瞰数里外的清军大营。 “怎么样?” “教主放心,襄阳城绝不会失陷。” “好,好。” 经过了修缮、加固后的襄阳城防,真不是随便啃下的。 缺乏大炮,就多多增加石滚木、投矛,热油这种传统防御武器。 只要守军意志够顽强,就能将来攻城清军杀的人头滚滚,尸体堵塞汉水。 即使清军有大炮,也不是那么好啃的。 因为襄阳有两重瓮城。 洪教主又叮嘱道: “要尽快经营好水军。朕要东征武昌了,这里就交给你们了。” “襄阳在,我等在。襄阳亡,我等亡。” 一众老弟兄,豪气干云。 洪教主很满意,慢悠悠的走下城墙。 突然看到一群人跪在城墙底下,领头的是明堂王堂主,手捧龙袍,金冠。 “们这是?” “恭迎教主登基,白莲教万岁,教主万岁。” 洪大昌诧异、拒绝、勉强、然而还是被加了一件衣服。 以前穿的明黄袍子,缺乏见识,犯了很多错误,比如龙爪个数不对。 这次的龙袍是正经的制式。 穿上后,整个人自信多了。 …… “臣等泣血,跪求教主登基为帝。否则,我等立马就去投汉水!” “哎,不必如此。” 洪大昌很痛苦的闭眼,摇头叹气了半天,终于勉强接受了这个建议。 主要是体恤下属。 “朕宣布,从今日起,建白莲圣国。朕就是圣帝。统帅圣兵百万,顺江而下,直取武昌。” “万岁,万岁~” 欢呼声雷动,襄阳城如同过年般热闹。 不过,洪圣帝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 宣布待打下武昌,再定都、祭弥勒。 次日,大军水陆并进,绵延50里,顺汉水直下。 沿路击破多个城池,势如破竹。 直抵武昌城外10里,扎下大营。 而此时,阿桂才翻山越岭,抵达了汉阳府黄陂县。 一行30余人,狼狈的如同乞丐。 这一路失踪亲兵2人,摔死摔伤4人。 堪称是用钢铁般的意志,强行走到这里的。 探路的亲兵,一瘸一拐的回来了。 “主子,白莲先锋已到武昌城下了。” “他们来的好快。” “咱们怎么办,进了武昌城可能就出不来了。” “别急,待本官再想想。” 阿桂毫无朝廷重臣的形象,疲惫的斜靠着土堆,啃着一块干饼子。 胡子拉渣,眼睛布满血丝。 …… 突然,不远处过来了一群人。 警惕的看着他们,摆出了戒备的架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