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17 大战之前,先肃内部 (第1/3页)
第218章大战之前,先肃内部 见董氏女竟有如此颜色,胡之晃呆了,一双眼睛直勾勾,肆无忌惮的上下逡巡。 江浦知县夹起一块海参,笑了。 噫,此事成了! 果然,回过神来的胡之晃举起酒杯: “泰山在上,小婿敬你。” 连干三杯,绝不养鱼,态度诚恳。 众人连忙恭维,吹捧,一时间后衙热闹如菜市场,斯文扫地。 …… 酩酊大醉的胡之晃,被董氏家丁扶着上了马车,送回府里醒酒。 董大官人出了县衙,背着手趾高气扬。 从今往后,他说话声音要大3度了。 经营生药铺子虽然暴利,可比起他私底下做的私矿生意,又算不得什么了。 江浦县,和安徽滁县接壤。 董家在滁县偷偷开了个私铜矿,江浦知县也有2分干股。 大清朝缺铜,非常缺。仅仅开采了半年,那银子就如同山呼海啸般流入腰包。 不过,也引来了竞争者。 滁县的地头蛇就盯上了这块肥rou,准备分一杯羹。 双方已经爆发了2次械斗,刀枪棍棒都用上了,各有死伤。 铜矿的产量急剧降低。 矿工们无心开采,每天都是刀剑不离手,吃饭都得派人放哨。 所以,才会盯上了胡之晃这么一带兵的粗汉。 想借力! …… 董大官人去铺子里转了一圈,才慢悠悠的回府。 刚一回府,就看见管家在门口失魂落魄。 见主子回来,连忙上前两步: “老爷,借一步说话。” “搞什么?慌慌张张的,土匪打上门啦?” 管家一脸尴尬,脸色古怪,压低声音说道: “新姑爷有些性急,把二小姐拖进去了。” 董大官人一脸震惊: “啊?” “老爷,要不要小的召集家丁,把人打出去?” “打你个鬼啊,那是新姑爷。姑爷他是军旅出身,性子豪爽,不熟悉大宅门的规矩,以后慢慢就好了。” 管家被骂的狗头喷血,讪讪的笑着去照应了。 他同样的痛骂了一顿丫鬟、老妈子们,告诉她们要尊重新姑爷!不许乱嚼,否则打出去。 董府,是开明人家。 第二天清晨,胡之晃起身,溜达打量着这座豪华的院子。 幸好,跟着李兄弟见多识广,要是2年前的外委把总老胡,真没这么淡定。 …… 虽然暂时和大本营失去了联系,可没关系。 李兄弟让自己做好棋子,一切自有安排。那自己就不必cao心了。 既来之,则安之。 圣人说的话,肯定没有错。 吃董家的,喝董家的,玩董家的。 卧底人生,每一天都是这么的刺激! 虽然说自己在苏州府已有3房妻妾,却在外谎称单身,似乎有骗子之嫌疑。 可这是为了大业! 事关一个帝国能否建立,小节有亏不足挂齿。 若是大业需要,甭说一个区区商贾之女。 就算是乾隆爷的十格格,那也得咬牙接手,打入敌巢。 旁人不理解自己没关系,主公理解就行了。 完成了全部心理建设的胡之晃,心情悠闲的散步,不时有丫鬟路过。 纷纷弯腰行礼,捂着嘴偷笑。 这位新姑爷之急躁,府中人人皆知。 都说上过战场的男人就是不一样,虽然说粗鲁了些,可勇猛过人。 过日子也是极好的。 …… “姑爷好。” “好,好,你~是?” “小的是本府管家,姑爷平日若是有什么要求尽管提。董府不差银子。” “那就给我做一套最好的软甲吧。” “啊?” “本官是带兵的,战场之上,箭矢无眼。兵部配发的盔甲实在是不堪,去搞一套吧,低于300两的咱不穿。” “小的明白了,就来一套精钢的锁子甲。姑爷放一百个心,此甲费工费力,300两连人工都不够。” 胡之晃突然问道: “咱的新泰山呢?不能被人说咱不懂礼数。” “小的带你去。” 拐了2个弯,胡之晃推门进去了。 却见新泰山在那抹眼泪,这是什么情况? “哎呀,泰山大人,这是何故?” “贤婿莫要问了,徒增伤悲。这事太棘手,莫要把你牵扯进来。” 旁边的管家愤愤不平道: “是隔壁安徽滁县那帮人,欺人太甚。老爷辛辛苦苦,勤勤恳恳开了个矿,没偷没抢的,被他们砸了三回。” 胡之晃把茶碗一砸,虎目圆瞪: “欺我董府没人吗?” “泰山,快快前面引路,咱带兵去。” …… 董大官人又是惊喜,又是擦泪。 悲伤中带着三分窃喜,简单讲述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其中的原委。 “咱家这铜矿,一年能挣多少银子?” “咳咳,若是没人捣乱的话,刨去官面人情开支大约还能剩个十几万两吧。” 胡之晃吓一跳: “这,这么多?” “是,是啊。” 见新泰山眼神闪烁,遮遮掩掩,老胡顿时猜到了几分,怕是不止十几万两。 心里暗骂,女婿就是不如儿。 咱以后正经的一家人了,还防着我。 铜矿,主公肯定喜欢。先占下来经营好,日后李家军北上,又是一桩泼天的功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