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大炮架上雨花台 (第3/3页)
强,而是比烂。
想象当中的士兵们体力充沛,斗志昂扬,装备齐全,悍不畏死都是扯淡。 人,不是机器! 到了战场,光是良好睡眠、三顿正常伙食的标准就难于登天。 江南的6月,那是“赤日炎炎如汤煮,王孙公子把扇摇”。 火辣的阳光,蒸笼天气,再强壮的士兵也会疲惫无力。 他向所有军官都强调过: 人,是需要睡眠充足,饮食合理,居住舒适才能发挥出战斗力的。 趁着这股锐气,先拿下雨花台。 然后赶紧把大营扎下,绝不能图省事,更不能吃生水和腐败变质的食物。 宁可累死后勤,也不能草率。 …… 接近山顶处, 第一军团的火枪兵,和清军对射正酣。 双方都在惨叫,是否中弹全靠运气,如此残酷全靠一股气顶着。 哪一方先怂了,就败了。 黄四扶了一下头盔,又低头检查了一下刀盾,听着清军那边的虎蹲炮又轰了一轮。 大呼一声:“弟兄们,上。” 呼喊罢,举着盾牌低头猛冲,数百人效仿,从火枪手们让出的空隙中冲上去。 中间地带白烟缭绕,视野不清,硫味呛人。 不过,恰好起到了烟雾弹的效果。 人都是有思维惯性的,之前双方隔着大几十米,疯狂的对轰。 现在突然一群冷兵器rou搏兵冲上去,清军顿觉不适。 栅栏后, 正忙着装填的清军鸟枪手抬眼一看,一群甲兵冲出了硝烟,顿时手发抖。 “贼兵上来啦。” “快抄长矛,干。” 然而速度终究是慢了一步,在清军抛弃火枪,从10步外乱糟糟的捡起长矛时。 栅栏已经被劈开,敌人甲兵狠狠的撞进了人群。 …… 督标兵丁半数无甲,绿营都这样,粗布号服又不能挡刀剑。 黄四手下的甲兵越杀越起劲,甚至不避敌人的刀剑。 用盔甲硬扛刀矛,获得近身机会然后一刀捅死敌人。 先是击溃了1000多号据栅坚守的清军。 溃败的清军,又冲垮了从炮台赶来支援的200多号手端火绳枪的同仁。 打仗就好似推着石头上山。 必须咬牙撑住,一旦xiele力气,就只能抱头鼠窜,再也没法回头。 黄四带着人,一路大砍大杀。 走投无路的绿营兵急了眼,心想被贼兵刀砍斧劈肯定死,滚下山未必就死。 运气好说不定就骨折擦伤,命还能保住。 …… 雨花台已无一个绿营兵! 黄四大喜,把带血的刀竖着掷在地上。 用力扯掉清军军旗,抹掉脸上的血: “告诉主公,雨花台主峰已经拿下。火炮大部分无损,需要炮手。” “遵命。” 没一会,几十名空手炮兵赶来,在众人的协助下花了一炷香的工夫,调转炮口朝北。 居高临下,猛轰视线之内的清军,导致雨花台到聚宝门之间布防的清兵全部崩溃。 聚宝门, 有里外城墙四道,每两道城墙间设瓮城,共有3个瓮城。城门皆是双扇包铁门,千斤闸控制,可上下启动。 李侍尧,身穿锁子甲站在垛口后。 脸色阴沉的像要滴水,盯着城外那些溃逃的兵丁。 一旁的江宁将军崇道怕他又要公平杀人,赶紧小声说道: “制台,城中缺兵,留着抵罪吧。” “嗯。” 整个江宁城,也就两个半人值得李侍尧稍微客气。 除了崇道,还有副都统福长安。那半个人是和琳。 他的亲哥哥和在御前是红人,李侍尧不想得罪他。 “崇大人,关于江宁城防你有什么建议吗?” “多多招募民壮,上城墙巡逻。” “好。” 江宁城墙实在是太长,李侍尧麾下有2万多兵,还有几千的汛兵、衙役、弓手,可到了用兵时感觉就像泥牛入海。 …… 拿下雨花台后, 李家军没有继续进攻,而是就地修筑大营布置防线,后勤辎重卸下帐篷,锅碗瓢盆。 第一件事是烧水,所有人都口渴难忍,这鬼天气! 大营以雨花台为中心,分设三处,遥相呼应。 李郁爬上雨花台,第一印象是此峰顶好似一观景平台。 拉开千里镜望,江宁城南尽收眼底,清晰可见。 “可惜,李.康格里夫火箭还没研制出来。不然在这雨花台给江宁城刷上几百颗火箭,那是何等的壮观。” “你,估计一下到城墙大概有多远?” 一员炮兵观测手,小声说道:“大约到3里到3里半。” “大炮的射程之内?”李郁转头下令,“小五,去督促搬运2门36磅炮上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