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44 巨炮碾压杭州满城,宣告一个时代的终结! (第1/3页)
第245章巨炮碾压杭州满城,宣告一个时代的终结! 西山铁厂和西山枪炮厂长期采用铁模铸炮,早已吃透了技术难点。 一句话总结就是: 炮胚内外冷却速度不同,造成废品率高。可通过加热铁模降低炮胚外层的冷却速度,从而达和内层同步冷却。 【铸好的红热炮管在静置时的自然冷却过程,一定是由外往内。原因一,炮管外表面面积比内膛大。二,外面空气流通比炮膛内部快。所以外层一定比里层冷却快。后果就是应力大,炮管容易炸膛。】 这种办法铸12磅以下火炮,已经十分成熟。 …… 但是24磅以上,尤其是36磅乃至48磅重炮,此法就不太灵验了。 口径越大,废品率就越高。 最终在李郁的提点下,老张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空心冷却法。 作为一支颍州府兵员为主的军队,郑河安这张脸在整个第二军团都颇有知名度。 …… “没关系。” 步兵打骑兵,最怕的就是四面临战。能保证一面或者两面安全,压力就骤然大减。 …… 李郁突然停住脚步,询问道: 正聊着,有人来报。 值得注意的是:循环水的速度绝不能快,否则内层降温过快,一样报废。 瑞明也终于明白坚守不出方是上策,出城野战是找死。 总之,威信很高。 空心冷却法――实际上是19世纪一位花旗军官发明的。李郁略有印象,因而幸运的成功突破了这层技术。 用来作炮管内模的模具是空心的,中间有冷却水管道,可循环走冷却水。如此一来,就加快了内膛的降温速度。 “老汉明白。” 他走到哪营,众人纷纷抱拳叫一声:“郑大哥”。 “八旗马队1000从涌金门杀出,围攻我军3号堡垒。” 专用铸重炮的空心冷却法,仅限于西山枪炮厂内部掌握。 因为,李家军的营寨多是背靠河流而立。目的不言而喻,限制马队冲击。 “在江南打骑兵,我军不怵。” 而最核心的循环水量、循环速度,仅老张父子和2个徒弟知道。 他回乡募兵的任务执行的不错,这个营指挥使算是给他的赏赐。 最终悻悻而归。 想用马队击溃一部敌军,之后驱赶溃兵造成全面雪崩是不可能的。 “铸造出了20枚对应的炮弹,他们在精修尺寸尽可能适应炮膛。” 最终摸索出了一套相对成熟的数据,被当成机密记录了下来。 但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满足他这个“野心勃勃”想法的。淮将统淮兵,你怕不是要上天! “调第二军团在附近的两个营增援。” “不过将来北伐中原必须要有自己的马队,否则这仗没法打。” “巨炮用铜料能铸吗?” “我试过一次。同样的数据照搬过去,结果铸造出来的铜炮裂了。” 科技树,有时候只差一层窗户纸而已。 “老张,此法万万不得外泄。明白吗?” 望着卷起烟尘跑回杭州满城的马队,李郁笑道: 杭州将军瑞明觉得躲在城中打防御战有些丢面子,忍不住想亲自试探一下这股贼兵的实力,顺便拔掉堡垒,打通一处气眼。 枪炮厂采用了穷举法,反复测试。 此法是整体铸造,而非成型之后再钻膛。 结果仅有百人的堡垒却非常不好啃。 李郁并不在意,因为钢炮铁炮才是未来。 李郁知道,他的目标是做第二军团的总指挥。 一旦点破瞬间豁然开朗。 又被赶来增援的第二军团第一营,用整齐的燧发枪齐射造成了几十人伤亡。 第二军团第一营,营指挥使郑河安肃立在一旁。 …… “郑河安。” “属下在。” “我想给你啃块硬骨头,敢吗?” “第一营500颍州府弟兄,愿为主公肝脑涂地。” “重炮轰垮清波门城墙后,你率第一营快速突入杭州城。占据杭州城腹心位置堵住满城之平海门、迎紫门。” “属下遵命。” “好好干,进攻满城之时若你部有余力,亦可做先登。” “谢谢主公。” 郑河安,喜滋滋的退下了。 李郁瞥向旁边的韦俊: “韦指挥使,你的第二营随后入城堵住延龄门。” “属下遵命。” …… 回到帅帐,李郁又令人召来了苗有林。 单刀直入的问他: “想做个一县土霸王,还是想执掌一军?” 苗有林没有犹豫,就答道: “但凭主公吩咐。” “新组建的第二军团,你兼领第三营第四营。你再从老弟兄们当中挑选精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