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73 乾隆:朕六十有余,对一个草原来的遗孀实在提不起兴致 (第1/3页)
第274章乾隆:朕六十有余,对一个草原来的遗孀实在提不起兴致 四九城,皇城根,向来盛产民间评论家。 主要是吃的饱,闲的慌。 最近的头条议题自然是发生在安徽的黄石矶之战。 裕泰茶馆里, 理藩院当差的正红旗人,那三爷一脸神秘: “抚远大将军那是何等人物?除了已故的傅大学士,他就是咱旗人的第一战神。近20年的每一次战争,他老人家是一次没落下,打满全场。” 众人频频点头,表示认可。 “这一败,里头大有文章!” “哦?”众人伸长了脖子。 就连周围桌子的茶客,也不由自主地凑了过来。 …… 众人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不会射箭未必被人鄙视,没读过书可是要被耻笑的。功高震主的例子书里还少吗? 合理,很合理! “抚远大将军已然位极人臣。刚平定白莲,再平定江南,那他这功劳怎么赏?这不是让皇上难堪吗?” 赢了,又赢了! 死了绿营兵不算损兵折将,只能算是损失银子。 “正宗的满洲旗人仅折损了3个。咱大清等于没有损失。而伪吴王却损失了一座城、一员悍将、上千精锐,还有数不清的火药铅弹。” 等众人议论了一会,他才继续下场,奠定自己的“旗人评论专家”地位。 “听说土尔扈特马队也到了南方?” 那三爷端起茶碗轻轻吹开漂浮在表面的几片茶叶,呲溜一口。 由于铁杆庄稼,京城旗人的识字率很高。 那三爷嘿嘿一笑,展开折扇,诸葛附体: “兵部衙门口的朋友偷偷告诉我。死的全是新招募的绿营兵,是汉人!” “皇上在圆明园设宴召见母子二人,恩宠有加,土尔扈特岂有不助剿之理?于是三部各出兵2000,助力剿贼。” “那咱旗人呢?” 整个茶馆的人,都直勾勾的瞧向他。 今日装到了! 于是严肃的咳嗽两声,开始卖弄在理藩院当差时偷听上官讲的那些话。 抚远大将军英明,皇上圣明! 那三爷开口了: …… 呸,吐掉嘴里的茶叶。 今日又装到了! 理藩院,掌蒙古事。 “诸位都是知兵的,这火铳火炮制造费时费工,可不是地里能种出来的。伪吴王亏惨喽!” 立马点头,表示认可这个说法。 高光时刻呀! …… 身子往前倾,故意压低了声音: “这是诈败!” “黄石矶之战看似大败,死了几万兵丁,可实际上还是朝廷胜了。” 那三爷抹了抹光洁锃亮的大脑门,矜持的笑了。 蒙部的会盟、户丁、司法、卡伦,教义,都归这个衙门管。蒙古各部汗王入京,食宿出行也是理藩院安排的。 旁边的捧哏,立马就位: 有人问道: 茶馆多是旗人, 见众人震惊、好奇的表情,那三爷心里痛快无比。 有人不解, “那爷可是在理藩院当差。可着四九城,谁还能比他更了解外藩事务?” “土尔扈特的渥巴锡大汗不幸英年早逝。这次入京的是其子,10岁的策凌那木扎勒,还有其遗妻哈屯。” “啊?” 众人欢呼雀跃,直呼痛快。 那三爷得意的往后一靠,翘起二郎腿。 这一句过分扭曲逻辑。 原来抚远大将军这是为了避嫌,故意打败仗。 追问为何要各自分兵?土尔扈特内部还分彼此吗? 那三爷警惕的躲过了这敏感话题,他在理藩院待久了,知道哪些是不能碰的滑滑梯。 幸好,有个不着调的茶客及时把话题带偏了。 “听说那哈屯,年轻健美,一身好骑术?” 那三爷点点头,这是实情。 这位茶客来了精神,说道: “依我看,皇上他老人家就应该纳了哈屯,如此不就多了数万精锐骑兵吗?” 噗,许多人忍俊不禁,喷了茶水。 那三爷捂着额头,半天没缓过来。 不过,他细细琢磨了一下,觉得这事还真有可能。 孤儿寡母的入京,痛快的发兵。保不齐就是皇上他老人家龙马精神,发了威! …… 再看众人,个个挤眉弄眼,表情贱兮兮。 这种话题好! 聊其他话题一言不合就吵起来,脸红脖子粗,影响友情。这种话题大家都能参与,而且没有矛盾。 茶馆嘛,素来是藏污纳垢之地,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