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81 乾隆的另类持久战,细思极恐! (第1/3页)
第282章乾隆的另类持久战,细思极恐! 最近, 宫中近侍都发觉了一个古怪现象,皇上居然愿意再次搬进养心殿了。 要知道,乾隆向来很看不惯他爹的所作所为。 养心殿里有着浓郁的雍正烙印,一直是被他所嫌弃的地儿。 和陡然冒出一个念头:皇上老了~ 成年后,儿子和父亲向来是冤家,争夺话语权。皇上登基后几乎把老爹的新政废了个干净,矛盾可想而知。 现如今却温情脉脉的看起了老爹的圣训! 老了~ 人在亲情方面的心就会柔软了。 …… “和,朕只召你一人前来商议。可知用意?” “保密!” “嗯。”乾隆微不可查的点点头,认可了这个说法。 挑明这话题,一是为了施恩,二是暗示。 说到这里,乾隆就伸手拉了窗边垂下的一根细丝线。 和当然想到了这一层,略一思索就答道: “奴才觉得在钦差出京之前,可先派精干捕快潜入淮扬弄清楚一件事,刺客到底是伪吴王派的?还是粮仓硕鼠借机栽赃?” 收回目光,继续看扬州地方官府的急报。 突然,乾隆起身:“去三希堂。” …… “到底任用谁为钦差?朕还要思虑一二。” “。” 乾隆满意的点点头: 和赶紧上前扶住。 老皇帝神志之冷静,布局之周密,属实罕见。 和心中窃喜,抓到整人的由头了。 乾隆欣慰的抬起手: “你觉得钦差人选,任用谁最合适?” “皇上圣明。” 和扑通跪地: “如蒙皇上不弃,奴才愿往。” 这句话是发自内心的。 …… 对于这种略显神经质的行为,和选择了沉默。 “朕准备让刑部侍郎郑谨生去扬州,以钦差的公开身份调查钱峰的死因,敲山震虎。” 没一会,一名侍卫低着头进来。 啪,又盖了一章。 和不用看也知道,是粘杆处的那帮鸟货。 乾隆再一次欣赏了《快雪时晴帖》,找一空白处。 “奴才明白。” …… “朕亦有同感。你可以户部秋赋的名义,行文试探一二。” “朕想派一员钦差去江北明察暗访。但不宜搞的人心惶惶。你可明白?” 三希堂,是乾隆的书房。 当年御前争宠,被自己踢地方去了,好像就是去了扬州当知府。 “。” 说道: “钱峰在扬州遇刺身亡,去查清楚刺客身份,便衣出京,不得公开身份,更加不能求助当地官府绿营。” “奴才觉得此事有一关键人物就是扬州知府。无论他是清白的还是湿了水,多少会知道一点黑幕,就看他忠不忠了。” “起来,朕和你是儿女亲家。不必如此拘谨,坐!” “你说的很好。如果是伪吴王所为,朕反而能松一口气。” 里面收藏了上百件书法名作,其中最珍贵的是三王三帖! 一时间,他产生了些许的心思。 “如果钱峰真的是因为戳破了官仓存粮的惊天黑幕,而被人灭口。那朕就不得不怀疑一件事,当地的汉人官绅是否和伪吴王有暗中勾结?” 突然间,他想到了胡佐佑那家伙。 假如此事泄露,有其余人知道了钱峰临死留下的纸条信息,你和就罪责难逃! 和何等七窍玲珑?自然是了然于心。 乾隆的余光见和小心的搬来一个锦缎圆凳,坐在上面,双手按膝。 偷眼望去,字帖的空处密密麻麻全是红印章。这还不算,还有若干蝇头小楷,那是皇上的读后感! 最早的可追溯到30年前,最晚的据说是上个月。 “主子,十五阿哥在淮安府~” “嗯,你提醒朕了。永琰这是扎进了一个是非窝,该回京呢还是继续留任地方呢?” 和没有吭声。 事关皇子,不该臣子置喙。 过了一会,乾隆抬起头: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永琰他也不小了。给他压一压担子,了解一下咱大清的基层庶务吧。” “请皇上示下?” “军机处拟旨,皇十五子永琰品格高洁,为人敦谨。可署理江苏巡抚,兼两淮盐运使。抽调京师骁骑营汉军旗马甲5000,及护军营左翼2个佐领出京,组建抚标卫队。” “皇上圣心烛照。”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乾隆念叨了一句诗,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