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86 假如清醒也改变不了现实,不如糊涂的狂欢,至少不会把自己提前吓死 (第1/3页)
第287章假如清醒也改变不了现实,不如糊涂的狂欢,至少不会把自己提前吓死 胡雪余听说后,第一时间就劝阻: “王爷,此举后患无穷。商贾一旦崛起,或会尾大不掉。” 李郁则是笑笑: “炮是我卖的,火药是我供的。数量有上限,他们翻不起浪花。” “商人一旦拥有私人武装那就好似野兽长出了獠牙。他们不会满足的,一旦在海外坐大~” “无妨。他们的根还在陆地,若有不臣,本王随时可铲平他们的根。” 胡雪余一时语塞, 犹豫了一会,问道: “王爷可是有其他打算?” “不愧是绍兴府的头一等师爷!你说对了,航线税银还是其次,最主要的是~”李郁轻轻吐出2个字,“水手。” …… 到时候自己轻飘飘一纸招募令,这些商船水手们定然蜂拥而来。 只要拿的出决心,掏的出足够多的银山金山,堆出一支舰队也不是不可能! 尼德兰和伊比利亚在南洋的势力一年不如一年,抓住时机,给出一个慷慨的无法拒绝的价钱,他们的风帆战列舰也不是不能买到手。 在这片土地上,没有人能够抵挡一顶轻飘飘的乌纱帽的诱惑。 只要一上船,拿的是2两水兵月薪,扛的是九品官身。 白米?黑豆?还是糠? 总之都有可能。 撒克逊帝国皇家海军横行五大洋的法宝之一,就是商船水手。 …… 只要一方穷的荡气回肠,另外一方开价又高的丧心病狂。一级战列舰也不是不能卖! 可是, 作为一既了解乾隆心思,又了解大清国情的重臣,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找士绅商贾捐献! 虽然水兵薪水低,但是可以当官呀。 支持海贸,鼓励航海。 至此,大海军计划就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 山东学政数次登门拜访,才勉强要来了这1万石捐粮。而且鸡贼的孔府没有明说这1万石粮到底是什么粮? 军机处牵头,户部主办,各地衙署协办。 商船,是他们的第二海军。 否则曲阜孔氏早就连根拔起了。 虽然海战风险大,但是可以当官呀。 商船水手,是海军水兵的优秀兵源。 所有人都觉得李郁未来也会这样对待孔府。 什么军国重器绝不外售都是扯淡。 顺便响应清廷的号召,捐了1万石粮食。 尤其是最后一句: “您是自己人,不必瞒你。” 水师高配一级,这也怪符合国际惯例的。配发大檐帽,认定等同于陆师的副队长,秩同九品。 和执掌户部,他对于当前紧张的财政状况十分担忧。 李郁不会告诉他。 每一次改朝换代,开国君王们哪个不是捏着鼻子收下那张恶心的降表。瞧不上,但是又觉得这玩意挺好用。 李郁的工具箱里面啥都有。 劝捐对象主要是三方:晋商、江西士绅、还有广东十三行。 唯独水手是无解的。 当然, 而明清海上力量孱弱的技术层面的关键因素,就是没有足够的合格的远洋水手! 毕竟木材可以买,图纸可以仿,甚至技术工匠都可以挖墙脚。 而孔府的1万石粮,主要是起一个抛砖引玉的效果。 孔府这会肯定是看不上李郁的,只会轻蔑的称呼为“江东鼠辈”。 胡雪余听的目瞪口呆,既为李郁的长远算计所震撼。也因为这种坦诚而感觉到了一丝羞愧。 …… 百年海军的真正含义,不是战舰,不是码头,而是无法速成的航海人。 刀子锤子不稀奇,尺子钉子也不稀奇,还有各种四不像的工具,不正经的工具,随便拿出一样都能降服一群人。 李郁最擅拿捏。以两国东印度公司贪婪的商人性子,好捏的很。 …… 甭管商船的待遇多高,谁还没点上进心?和能当官比起来,其他的都是鸡肋。 依照孔府一贯的德行,捐发霉粗粮的可能性高于7成。 山东官府只能捏着鼻子收下,然后向朝廷汇报。之后军机处捏着鼻子昭告天下,将各种溢美之词扣在孔府头上。 孔府都捐了,江西的读书人没理由不捐吧? 这是大义! 阿桂第一时间就严令江西巡抚吴志诚引用此例,向全省士绅募捐:为朝廷分忧,为本省助剿。 …… 江西省绕州府,浮梁县。 此县似不知名,可若提及此县下辖的景德镇,那就人尽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