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95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第1/3页)
第296章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炮台哑了。 江畔,躲在土垒墙后用弓箭和抬枪反击的绿营兵顿时信心掉了一半。 勉强支撑了一盏茶的功夫后,纷纷往后逃。只要跑出2里地就逃出了火炮射击范围,人就安全了。 刘武大喜,解决了东岸炮台,西岸就孤木难撑。 果然,小半个时辰后西岸清军炮台也成为了熊熊燃烧的火炬。 “放小船登岸,砍掉拦湖铁索。” “遵命。” 一直跟在后面的运输船,小心的吊下了两条舢板,随后水手携带火枪和大斧从船舷绳索垂下,划着舢板驶向岸边。 登陆后,他们无视两里外清军的身影和零星的箭矢,举起大斧狠狠剁铁链,火星四溅。 西北风! 刘武透过千里镜,隐约能看到岸边奔跑的清军,还有不敢离岸的小型舟船。 …… …… “总指挥,可要炮击他们?” 透过千里镜望着前方水域,心情紧张。 一共10根! 而解决了拦湖铁链和两岸的炮火,舰队就可以一字长蛇阵驶入鄱阳湖了。 这是最危险的时刻,假如清军水师全军出动在前方拦截又或者搞出上百艘纵火船,己方舰队会损失惨重。 第一排纵火船刚刚驶出。 最后,还有一条用于紧急情况下的“语言”。 所有船只,在侧舷都临时涂了数字。 “点火,火攻。” 水寨门缓缓打开。 …… 吴军已经深入鄱阳湖,只望见南边天际线隐约的白帆。 湖口总兵拔出佩刀: 各舰一旦领会了,就必须临时升起一面小红旗表示“收到!” “调2艘嵇康级平底炮舰打先锋,主力保持1里距离。防止搁浅。” “总戎大人,贼船又返回来了。” 手腕粗的铁链至少需要三十下才能砍断。 船队当中,3艘负载最轻的嵇康级战舰升起了小红旗,缓缓离开队列驶向了东岸的清军水寨。 进入鄱阳湖,风力逐渐变大。 旗舰擂鼓就是通知所有船只,有军令要下达了。 刘武的旗舰一马当先,驶过了狭窄的鄱阳湖口。 旗舰打出三颗焰火表示暂时解除指挥权,全军出击,自由作战,各舰的舰长说了算。以消灭眼前敌军为唯一目标! 而等到宿在旁边镇子暗女昌被窝里的湖口总兵急匆匆赶到时,已经晚了。 水手们连忙登船,一片混乱,甚至有人失足落水。水温冰冷,看似是倒霉鬼,实则是聪明人。 船舱满载稻草、油脂和柴禾,两名水手随船,一人控帆,一人负责尾舵。 因为鄱阳湖太像一个葫芦。 之后桅杆上的旗手打出旗语。 半里外的嵇康级炮舰就横过船身,开炮~ 侧舷的8门火炮齐刷刷喷出白烟,船身由于后坐力明显向一侧偏移。 “是。” 长江水师大意了,彭文炳大意了。 自己必须冲入葫芦内部的大肚子,才能进入宽广水域,从而获得周旋的空间。 “不,全军快速向南,不要纠缠。”刘武一身黑色大衣,站立在甲板,想了想又嘱咐道,“留下3艘嵇康级炮舰殿后炮击清军水寨。不要恋战,尽快跟上主力。” 吴军水师的这一套通讯语言,是简洁但有效的。 “快,打旗语。” 东岸边, 满载油料、稻草的上百艘清军纵火船停泊在水寨内。水手们不知所措,因为事先没有接到军令。 当旗舰需要调动其中某一条或者几条船的时候,可以挂出相应的数字。 彭文炳判断即使湖koujiao火会僵持很久,起码两三天才可能有一方打破僵局。所以他有充足的时间调动水师,从容的根据战局出战。 已然错过了在狭窄湖口拦截的最佳机会! …… 第一排纵火船缓缓驶出。 4发炮弹落空,其余4发全部命中。 “炙热弹好了没有?” “没呢,温度不够,还在炉子上烧。” 炮手无奈,只能继续轰击实心炮弹。虽然摧毁效果不错,但是对付这种水寨不够理想。 火,是文明的象征。 也是战争的常用手段,永不过时。古代有赤壁之火,现代有倭都之火,没有本质差别。 纵火船上, 清军水手将几个葫芦绑在身上,把燃烧的火把扔进船舱,随即扑通跳下水。 入水后,他们并不急着浮出水面。而是借助憋气向东边拼命潜去,尽可能离开头顶的危险水域。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