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之公孙神射_第六十一章:鹰扬校尉,鹰扬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一章:鹰扬校尉,鹰扬营 (第2/2页)

狼山下一战。

    辽东边军和出征的离阳中央军,功劳不少,皇帝也出手大方,大战刚刚结束,便犒赏了公孙白圭父子。

    然而对于严纲来说,未来任然是一片忧虑,听公孙白圭从朝堂传来的小道消息传言。

    这次离匈大战以后,辽东的战略价值大幅度降低,公孙家这种经营了辽东十几年的势力,必然被狠狠打压。

    当然若是公孙家听话,把公孙势力大部分牵出辽东。

    依照赵礼的用人风格,辽东边军中估计会留下一个熟悉游牧民族作战的将领,作为辽东太守,继续镇守边疆。

    而懂与草原游牧民族作战方式,又善于骑兵作战,毫无疑问只有严纲。

    而且不论是步兵统领田衡,还是白马银枪的赵真定,都不是公孙家的铁杆,跟着公孙白圭南下,反而起到一定的制衡作用,让皇帝更加放心。

    而严纲这种熟悉辽东事物的将领,总要放一个在辽东,才能让赵礼高枕无忧。

    至于公孙家的势力。

    除了南下与八国军队作战,把底蕴换成军功爵位权利,毫无办法,赵礼终究不是赵惇或者是赵篆,是真正雄才大略的帝王。

    “滚吧,皇帝陛下传口谕,说要见见你,记得到了太安城,低调一点,那是一块砖落下,都能砸死一堆王公贵族的地方。”

    想到这个,严纲不由一阵郁闷,瞥了一眼把自家大白菜拱走的猪——公孙幽,更是气不打一出来。

    ……

    三天后。

    北莽大军撤退,参加与匈奴大战的离阳大军,开始凯旋南归。

    公孙幽带着部队回到锦州城北的大营驻扎下来,一千五百人出征,大半人马革裹尸还。

    原本只有两百人的鹰扬都改为鹰扬营,营旗上绣着一只金色大雕,气势张扬,与金翅大鹏王有几分相似。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遮天蔽日凌云志,试与天公较高低!

    端是霸气。

    鹰扬营,公孙幽任鹰扬校尉,陈东青任军司马。

    三千兵马的编制。

    设五都一卫,六十队,三百伍。

    为了迎合南下作战的需要,鹰扬营下设六都,分骑兵、步兵,轻重步兵,轻重等兵种。

    骑军,骑兵统领陈东青。

    又名为风雷骑,下设两都,一曰奔雷重骑都,二曰追风轻骑都。

    其中奔雷都,都尉常胜,由四百重骑组成,一人三马,人人全铠重甲,手提长矛弯刀,马蹄声隆隆,讲究一往无前,奔若炸雷,追求强大的冲击力;

    追风都八百轻骑,都尉薛贵,半身轻甲,配手弩战刀,速度无双,追求极致速度。

    步军设重轻两种步兵,刘裕为统领,同样下设两都,一曰陷阵重甲,二曰先登锐士。

    重甲步兵名为陷阵都,都尉刘裕,编制五百,意为“冲锋之势,有进无退;陷阵之志,有死无生。”

    轻甲步兵名为先登都,编制一千,苏定为都尉,有“攻城争先登,野战争先赴”之意。

    最后一都,人数两百。

    名为夜不收,又成为幽灵鬼骑都,由裴东河担任都尉,全都轻骑斥候,是军队的眼睛,由最精锐的骑兵。

    这位剑术超群的白马学堂的少年,除了武艺高强,在领军作战方面同样天赋异禀。

    最后是王翦,担任公孙幽亲兵队长,领玄甲卫一百,黑甲长枪腰配雁翎刀。

    公孙幽有编制三千,麾下人数只有七百,朝廷只给征兵权,却不给任何兵马,典型的管杀不管埋,连粮草军饷都得公孙幽自己解决。

    幸亏公孙幽家大业大。

    然而同样升官的徐骁就没那么幸运了,如今得到一个不知所谓杂号校尉官职,还有一千统兵权的他比公孙幽更加苦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