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三节 巴来格歹 (第2/2页)
舍,地上的两双鞋一模一样,都是那种叫做‘皮便鞋’的鞋。 见我进来,小魏也跟了进来。“这是谁的鞋?”我问。 “我们俩的。我跟小刘的。” “这是多大号的?” “38。” 我吃惊了,“你的脚这么小啊?” “我们俩脚一般大,就穿一样的鞋。我们买鞋最省事了,就买一样的,谁穿都行。”小魏有些得意的笑着说。 小刘在为我们准备午饭,她拿出从家里带来的挂面说煮面条吃,可是她这里连下饭的菜都没有,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郑洪到老乡家买来几个鸡蛋,这是唯一的可以下饭的东西。小杨子出去了一会儿,拿来了几根黄瓜,进门后得意地跟大家说是他在队里的菜地偷来的。 这黄瓜可真是名副其实的‘黄瓜’,它的外皮就是黄色的,比我们见过的黄瓜粗,但要短很多,外表光溜溜的,没有刺,切开看里面,也是白色的,瓜子也无异样,掰下一点尝尝,味道也一样。我们以前见过的黄瓜都是绿色的,这黄色的黄瓜,还是第一次见到。 小杨子脸上的得意还没有退去,他微笑着告诉我们:“咱们以前吃的那叫‘水黄瓜’,这个叫‘旱黄瓜’。你们那儿没这个?” “没有。没见过。”我们异口同声的说。 不知是谁出主意说:“要不咱就用这鸡蛋炸酱,做炸酱面得了。”这个建议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可是炸酱需要油,他们这里什么油也没有,甚至酱油。 “酱呢?有酱吗?”问题又来了。 小刘自告奋勇的去老乡家要酱去了。不就她就要来一小罐大酱。我们在家炸酱用的是面酱,可在这里,都是黄豆做的大酱。“这酱炸酱行吗?” 一阵沉默。看来谁也没有尝试过。 “试试呗。不都是酱嘛。”不知是谁这样说。 于是,我们做了第一次没有油的干炒鸡蛋,总算还能将就。当我们把酱倒入锅中时,随着锅里温度的增高,那酱的颜色慢慢地变成白色,酱本身也失去了粘稠度变成了像豆腐渣一样的东西。“掌勺”的小刘也是第一次做这种东西,她带着疑问的眼光抬头向我们大家看,似乎在问我们“这该怎么办?” 我们大家都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谁也没有主意。“把鸡蛋倒锅里,就这样吃,有嘛算嘛。”这是我的主意。 我这个不是主意的主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毕竟谁也没有更好的主意,只能这样了。 “你们这有团粉吗?”我继续发挥我的想象力。 “没有。要团粉干嘛用?”小刘说。 “假如你们这有团粉,那就可以在锅里放上点水,拢上团粉,再飞上个鸡蛋,不就成了打卤面了吗!”我说。 忽然,我又想起一个主意:“对了,你们能弄几个土豆来吗?” 沉默了一会儿才有人搭声:“这月份哪有土豆啊。你要土豆干嘛用?” “土豆切成丝,泡水里,就能出来团粉。”我有些沮丧。 一顿同学们的聚会午餐就以这面条拌‘豆腐渣’结束了,没有酒,没有rou,有的是欢声笑语,是在一起不分彼此的友情,有能让我们今生今世不会忘怀的情谊。 天气炎热,大家就餐时一直都没有穿上衣。忽然,于树似乎感觉后背有些不舒服,喊我们大家为他看看,大家为他掀开背心,只见他的后背上沿着背心有一明显的印,背心外边部分都是红的。大家忽然醒悟:这是来时路上被太阳晒的。 见到于树这样,我们大家也都想起了自己,不由自主的相互看看——奇怪,我们大家都没有被晒红的迹象。看来是于树的皮肤不好才至于这样。 时间不早了,不能误了返程的火车,大家恋恋不舍的相互道别。他们把我们送出好远,他们养的一条狗也随着它的主人们一直把我们送出村、送上大路。 知青们的生活不都是像我们那里一样,大家各个都不一样,他们这里的生活怎么这么艰苦啊!不知jiejie那里是个什么样子,比这里如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