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画壁 (第2/4页)
等到朱孝廉守孝期满,母亲又不幸亡故了…… 得,继续在家守孝吧。 不过守孝也有一个好处,守孝期间一般人是不会轻易登门拜访的,有什么乐子也不会来约你。 毕竟人家在守孝,你叫人去寻乐子有些说不过去。 所以,这个时候的应酬相当少,正好可以在家安安心心读书。 正所谓厚积薄发,待到朱孝廉去参加乡试时,一举夺得了第一名。 乡试第一名,称作“解元”。 正如后世高考的省状元一般,当然,地位可比省状元高太多了。 因为通过了乡试之后,便是举人。 百姓或许可以欺负一下秀才,但没人敢欺负举人,欺负举人那是犯上,是要吃牢饭的,严重者杀头。 毕竟举人已是半个官身。 考中了举人,朱孝廉总算不辜负自己的“孝廉”之名。 他自信满满赴京参加会试,结果却万万没想到,竟然落榜了。 好在,他没有灰心,在京城租了房子继续埋头苦读,下次一定要高中。 没想到,还是落榜了。 朱孝廉倍受打击,独自跑去酒楼喝闷酒,结果遇上了也在这里喝闷酒的孟龙潭。 二人虽一文一武,但也聊得颇为投缘。 毕竟,武举也要考文,比如《孙子兵法》、《六韬》等等。 要是没有一点文学根基,又怎么看得懂兵书? 所以,能够凭自身实力考中武状元者,皆文武双全。 更巧的是,那天丁修也在那间酒楼喝酒。 一来二去,三人便成了好友,今天我宴你,明日宴我,有事没事还要一起去喝个花酒。 喝花酒可是有讲究的,不是叫几个姑娘陪着就叫喝花酒。 比如一种比较盛行的游戏,称作:妓鞋行酒。 从字面上看,似乎是用姑娘的绣鞋饮酒,实则不然,是将酒杯置于绣鞋内,然后行各种酒令玩乐。 有人曾经专门为妓鞋行酒作了一首诗,称女子的绣鞋为莲船,诗名就叫《采莲船》: “春秋佳日,花月良宵,有倒屐之主人,延曳裙之上客。 绮筵肆设,绣幕低垂;绿蚁频量,红裙隅坐。绝缨而履舄交错,飞觞则香泽微闻。” 这在后世之人看来,这也忒恶心了吧? 但在当时却是一种十分雅致的游戏,各种花式玩法,乐此不疲,包括不少历史上有名的大才子、大文豪也在其列。 说来说去,这就是一种恋足文化,赞美女子玉足的诗词多了去,其中不乏名家。 就算到了后世,很多人口头不愿承认,其实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这样的嗜好。 言归正传。 且说孟龙潭二人到访之后,三人闲聊了一阵,朱孝廉不由道:“丁兄,小弟前两日去仁光寺游玩,无意间发现了一面壁面。 也不知怎么回事,总感觉那壁画有些神奇。” 丁修不由眉头一动:“哦?怎么个神奇法?” “那幅壁甚是精美,山水如诗,繁花如锦,还有不少仙女在花丛中嬉戏。 当时,小弟观摩了许久,总感觉那些仙女好像在移动,神情也有变化,定定一看,又好像没有变化……” 听到这话,孟龙潭不由笑道:“朱兄,是不是你盯得太久了,有些眼花?” 朱孝廉摇了摇头:“要说名画我也见识过不少,但从来没有一幅画能让我产生这样的错觉,真的是太奇怪了。” 丁修当即起身道:“要不咱们现在就去见识见识,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走!” 于是,三人一起来到了位于京城东侧的仁光寺。 这间寺庙的位置比较偏僻,庙不大,也不出名,所以香客也不多。 在朱孝廉的带领下,三人一起来到了后院的一处偏殿。 壁画位于偏殿右侧,几乎占据了整面墙壁。 壁画的内容主要以各类花卉为主,本该在不同季节开放的花,却在同一幅画中竞相开放。 花丛中,有不少蝴蝶飞舞,更有不少人比花娇的女子嬉戏,环肥燕瘦,风情各异,美不胜收。 远处青山隐隐,云雾缭绕,隐隐可见一处大殿位于山腰之上。 丁修站在壁画前细细观摩,也不知过了多久,突然间,似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涌来,令得他身体一轻…… 眨眼间,却已景象大变。 呈现在眼前的,乃是一个破落的小村庄。 丁修倒也没有多惊讶,他心知自己应该是到了聊斋中的画壁世界。 当然,也有可能是一个独立的小世界,那幅壁画乃是小世界的入口。 既来之,则安之。 丁修抬步走向村庄。 一进村庄,丁修只看到了几个老人与几个孩子,一个个衣衫褴褛,面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