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帝地星生活实录_第一百九十五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五章 (第6/6页)

的。”,于高远好心的劝解道,他以为王游有些学问,但需要谨慎。

    “于教授的意思是,王哥这次买的是真品?可是你们都没上手看啊。”,叶小谷察觉到于高远教授话里的意思,直接问道。

    “小姑娘不错,其实这古玩我们根本不用上手,就知道是真品,当然,我们等下还会仔细鉴赏的。”,于高远说道。

    “这是一件大开门的古玩,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行内的人,一看它,就知道是真的,这就是所谓一眼真。它的所有外在特征都符合清朝乾隆年间官窑瓷器的特点。”,孙宜年教授说道。

    “那为什么这古玩放在地摊上没有人买呢?”,申茂实询问道,这才是他心底的疑问。

    “这就要说到另一个问题了,这件瓷器的火光太亮,按理说,瓷器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火光会渐渐的降低,从而让人感觉光亮和谐,亮而不刺眼。而这件瓷器就是火光太盛,让大家第一时间就判定为假,因为时间不对啊,这样,就称为高仿,但是高仿也要有度啊,这太亮,就是仿过头了,变成一眼假了。明白了吗?”,孙宜年教授继续说道。

    申茂实心里对王游的评价更加高了,毕竟能从大家都认为是假的古玩里面,判断它是真的,这本身就是一种本事,而且还能坚持己见,更是难得。

    王嘉石早就对着粉彩瓷器有占用的欲望,他也很快提出自己的疑问,“两位教授又怎么排除掉火光太盛的缺点的呢?”

    孙宜年教授和于高远教授相视一笑,说道:“如果是一般人,肯定排除不了,甚至一般的博物馆的专家都很难直接鉴定,多半要配合现代的半衰期试验确定年代。但是我们不一样,我们长期在国家级博物馆,馆藏里,这种物件多了,所以才能一眼就判定出来,这是我俩的出身优势。”,他来中海博物馆之前,一直是京都博物馆的教授。

    “孙教授,我能知道这古玩价值多少钱吗?”,王若馨对这些并不感兴趣,她早就知道,相信爸爸没错。

    对两位专家来说,所有古玩都是值得珍惜的,是无价的,他们并不喜欢谈古玩的价格,但是现在是一个小女孩问,他们也只好回答,相互看了一下,于高远教授说道:“小朋友,古玩代表这历史,是我们探索古人生活的重要途径,一般还是不谈价格。但是你问的话,我们还是很乐意说一下的。”,然后他看了一下其他的人,又继续说道:“这件粉彩瓶是官窑,虽然有火光太盛的缺点,但是在合适环境中放段时间就可以了。根据我所知道,类似的瓶子5年前拍出2000万龙币的价格。”

    这时候,大家都没有什么疑问了,两位教授也继续鉴赏起来。

    叶小谷和王若馨代表王游去参与几位富豪的竞价。

    王游和申茂实陪着两位教授,但是两位教授正鉴赏入迷中,根本没注意两人。

    王游觉得今天晚上自己太显眼了一些,本来他想着,如果这件瓷器价格不高的话,就把这砚台弄开,再借机鉴定一下。哪里知道瓷器价格太高,让他觉得自己太显眼了,于是就把砚台裹了起来。

    哪里知道,申茂实注意到了,问道:“王先生,你带来的这个砚台怎么不让两位教授品鉴一下?”

    申茂实的声音,把两位教授吸引过来,他们本来就对古玩很痴迷,不然也不会耐住枯燥,常年在古玩堆里混。

    “小伙子还有东西?快拿出来。”,孙宜年教授说道,他对王游还是很认可的,至少人家认出了粉彩瓷器,还坚持己见,买到了真品。

    王游只好把砚台拿了出来,放在桌上。

    “这~,是近代的吧?”,于高远教授眨巴几下眼睛说道,如果不是刚才王游的表现,他都想把这砚台直接扔地上了,这么差的东西都好意思拿出来。

    “小伙子你自己是怎么看的?”,孙宜年教授还是先问了王游的看法,他觉得王游的水平不会认不出砚台的材质。

    王游觉得这两位教授是真有学问的,既然他们问起,他还是说道:“我也知道外面的东西看上去很差,这是我在地摊上的发现。它的底部有细微的方形裂缝,需要靠放大镜才能看清楚,而且它本身没有想象中那么重,我觉得是空心的。”

    “特殊年代的藏物?”,孙宜年教授立刻反应过来,拿过砚台,掂量了一下,感觉是要轻一些,但不是很明显,他疑惑的看着王游。

    “我对重量很敏感,两个东西只要差一克,我都可以分辨出谁重谁轻。”,王游说道。

    于高远教授拿过砚台,翻转过来,底部是否有细微裂纹他不知道,但是他可以验证。

    用手指在茶杯里沾了点茶水,在底部上横向划拉了一条线,茶水立刻浸润开,然后在细缝的位置,明显的茶水消失速度快一些。然后他又沾了一点茶水,在细缝方向又划了一条线,果然一条近似直线的细线出现了,但整个过程也就只持续了不到十秒,茶水都浸开后,反而又看不出细缝。

    相同的方法,于高远教授又在另外三边执行了一遍。

    “不错,底面的确有一个口字型的缝隙。小伙子很厉害啊,看来你可不像是偶然啊。”,于高远教授确定了情况,并且心中对王游也充满了好感。

    “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取出来。”,王游说道。

    “这个简单,只要不怕外面的砚台被破坏,直接敲就可以了。如果是易碎的,不可能藏这里面。”,孙宜年教授说道,他的经验比较丰富。

    其实王游早知道这里面是一块玉佩,但是他不能说出来。

    在接到孙宜年教授的方法后,王游直接用烟灰缸在砚台的正面敲击起来,随着王游敲击的次数增加,砚台的底部开始掉下砂砾,王游翻过来,底部已经凸出一块,他用指尖扣住边缘,一用力,就把凸块抠了下来。

    出现在大家眼前的是泥块,王游把砚台翻过来,在桌子上敲了两下,泥块跌落到桌子上裂开来,露出一抹白色。

    孙宜年教授抢先把白色翻了出来,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块玉佩,两个专家一起鉴定起来。

    不一会儿,两人就有了结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