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临大事从容不迫 (第2/2页)
备妥当,等到预备动手之时,再去信京师不晚。” 荀攸点头称是。 诛赵这件事,荀贞是早就做出决定了,他又知历史的走向,知风险不大,故显得气定神闲,荀攸虽是人杰,但一来现在还年轻,二来是初闻此事,难免心神震动,显得压力重重,时而蹙眉,时而沉吟。 荀贞笑道:“离行此事尚远,卿此时多思亦无用也,……你我很久没有下过象戏了,难得今日风轻日丽,不妨移坐府中亭上,临池水而举子,沐清风而鏖战,不亦快哉乎?” 荀攸更佩服荀贞了:“明公临此大事而从容不迫,晏然如旧,此将生死置之度外者,真举重若轻也。” 两人携手出堂,至府中亭上临水下棋不说,且说赵家宅里。 赵然满面震惊,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你说什么?” 他对面坐了两个人,年纪均不大,都是二十出头。此两人俱赵家子弟。 其中一个得意洋洋地重复了一遍他刚才说的话:“元城那事儿是我俩叫人做下的。” “你再说一遍?” “阿兄,我都说两遍了,……元城那事儿是我俩叫人……,哎呀,哎呀!阿兄,你这是干什么!”这人话才说了一半,赵然抓起案上的石砚就砸了过去,恰落到他的席前,把他吓得从席上跳起,狼狈不堪地斜窜几步,差点踩住衣摆摔倒地上。 赵然勃然大怒,从案后站起,又抓起案上的竹简砸了过去。 这人方立足未稳,躲避不及,正被竹简砸到腰上。这人腰中缠的是贝带,以贝壳为饰的腰带,被竹简一砸,几片贝壳掉地,连同竹简落地的声音,“劈劈啪啪”一片。 另一个坐在赵然对面的人先是一惊,继而看到这个被砸之人的狼狈之态,转惊为乐,一手捂着嘴轻笑,一手指着被砸之人的脸:“涂花了,涂花了。” 两汉的风尚,前汉质朴尚武,到得本朝,早些时候还好,也许是因为刚极则柔、阳极则阴,慢慢地,世风里就掺杂了一些阴柔之气,很多士子、贵族子弟傅粉熏香,衣着也朝女性化变化,比如这被砸之人腰上的贝带,贝带就是较女性化的一个装饰。
这被砸之人不仅腰缠贝带,禅衣熏香,并且脸上也涂脂抹粉,抹得有脂粉,刚才那个石砚里有残余的墨汁,溅了几滴到他脸上,粉是白的,墨是黑的,看起来甚是可笑。 赵然在发怒,坐着的那人却竟好似看戏,捂嘴乐了起来,这让赵然的怒火越发难抑。 他拔剑出鞘,一脚把案几踢翻,就要往坐着的这人处去。 这人瞧见,吓得花容变色,没工夫乐了,连滚带爬地逃了出去。也算那个被砸之人有点眼色,见赵然怒极,不敢再多说,亦屁滚尿流地掉头逃走。 赵然追到堂门口,他没穿鞋子,又自居身份,总不能也像那两人一样赤足出堂,可要是再穿鞋,肯定是追不上那两人了,因恨恨地止住脚步,把剑扬起,冲那两人奔走逃跑的背影丢了过去。那两人早就逃得远了,这剑自是砸不住。 堂上还坐了几个人,有的是赵然的门客,有的是县中与他交好的大族子弟,魏郡郡丞也在座。 郡丞出言解劝:“家中的年轻子弟固是不知轻重,然此事既已做下,少君似也不必为此动怒。” 赵然回转身,怒道:“两个蠢货!郡粮被劫,豫州儿岂会不追究?等查到他俩的头上,看他俩怎么办!豫州儿本就与我赵家不对付,岂会轻饶他俩?” 赵然不是个没脑子的,荀贞通过平贼、行县,现今在郡中的威望正高,在这个时候,他虽然对荀贞满怀怨怒,恨不得今天就杀了荀贞,可却也知当下非是寻事的良机,却没想到族中的这两个子弟居然这般愚蠢,竟然在这个时候干下了劫郡粮的事! 以荀贞的脾气和作风,这俩子弟明显是在自寻死路。这俩子弟自寻死路没关系,可这俩子弟若是被荀贞处死,对赵氏在郡中的威望明显是个打击,这是赵然不愿意看到的。 郡丞说道:“就在我刚才来前,听说豫州儿刚派了审配出县,去元城查办此案。少君,要不要我追上审配,交代他几句?” 赵然强把怒气压下,对郡丞说道:“卿在我郡为吏日浅,不知审配其人!” “怎么?难不成他还敢不听少君之令?” “先帝延熹七年,下邳陈球迁任我郡太守,审配被他召辟,出仕郡朝……。” “审配是陈球故吏?” “是啊。你说,审配怎可能会听我的话?” 陈球是党人名士,光和二年,阳球、刘郃谋诛宦官,陈球时在朝中任永乐少府,也参与其中,最终与阳球、刘郃同被下狱处死。审配是陈球的故吏,陈球死於宦官之手,审配为人又刚烈忠直,他当然不会听赵然的话。赵然不派人去叫审配为那两个赵家子弟遮掩还好,他如派人去,不但不会有用,反等同於自投罗网。 听得审配是陈球故吏,郡丞也束手无策了。 堂上一个门客说道:“审配不听少君的,元城那家劫粮的却定会听少君的。要不这样,小人去一趟元城,吩咐一下那家劫粮的,如被审配查问,绝不能说出是受谁人指使。” 赵然说道:“也只能如此了。你现在就去,告诉那家,他家如把此罪认下,我不会亏待他们。” “是。” “如出差池,我也不会放过他们。” “是。”这个门客应诺,出堂去了。 郡丞见赵然依旧怒气难消,劝慰说道:“那两个家中子弟也是为了给少君出气,所以才做下此事,适才听他两人说,此事做得很是利索,没留下任何线索给郡朝,审配也许根本就查不出来是谁做的,少君且请宽怀,不必过忧。” “希望如此!” 也不知是不是赵然的这句话起了作用,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郡粮被劫一案似乎成了件悬案。审配在元城、魏县待了十来天,这两个县的豪强大族、恶少轻侠被他讯问了一个遍,却一直没有案件告破的消息传出。六月底,荀贞好像是无奈地认可了这个事实,把审配召回了邺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