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章 府中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第1/2页)
话说贾政听多了赵姨娘的枕边风,对宝玉衔玉而生不再视为瑞象而视为异象,加之宝玉日日与众不同的表现,早已超出一般孩童,绝非常人! 又想到,即便宝玉是天才,也不知能给家族带来荣耀还是灾难,种种思虑竟使贾政对宝玉逐渐地生出一种防畏心来,因此也格外关注宝玉,心里暗自拿定主意,宝玉果真是妖孽,必先打死以绝后患,以免拖累全族,使祖宗蒙羞。 怀了这种心思,贾政来王夫人处勤了起来,众人只道是政老爷中年得麒麟儿心中欢喜,如老太太般一日不见宝玉就吃不香睡不甜,谁能知贾政竟是来观察宝玉是天才还是妖孽的。 再世为人的宝玉,带着前世的记忆及未来的先知,负有使命和责任而来,自然明了贾政的不为人知的心思。 即为父子,那便是不一般的缘分,自然要不一般地对待。 故此,宝玉一见贾政便欢喜得手舞足蹈。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何况是这么一个粉雕玉琢的小人儿,亮晶晶的眼神干净得不含一点杂质,纯真的笑容,来自心灵的笑声,见之听之者无不受其感染,随其而笑。 正如赖嬷嬷所言:“看见宝玉,心里多少烦恼竟不知去了哪里,只剩下高兴了,难怪老太太如此疼他。” 即便是政老爷,见宝玉如此,整日绷着的脸也忍不住柔和出一丝笑意来,心情莫名大好。 看到政老爷极力隐藏的笑容,宝玉支叉着两只小手要贾政抱,一时竟使“抱孙不抱儿”观念根深蒂固的政老爷无措手足,惹得贾母等人哈哈大笑。 贾母看着不知所措的小儿子,啐道:“亏你还是读书人,竟然不知何谓天伦之乐!宝玉如此亲厚你,这是天大的福气,别人想也不来的,你抱他一抱又当如何,能掉了你的身份去?敢情是你父亲没有抱过你?” 贾政闻言,只得憨笑着接过宝玉。 哪知宝玉一入亲爹老子的怀,高兴得两只小手就朝老爷脸上招呼,不是抓胡子,就是挠耳朵,闹哄得贾政摇头晃脑再也绷不住脸哈哈大笑起来。 众人何曾见过政老爷这样?都不由地跟着欢笑起来。 贾政见状,自知失态,忙把宝玉放下,轻咳几声,正正脸色,对贾母躬身施礼,告辞而去。 见贾政这般忸怩作态,贾母拊掌大笑,对众人说道:“我的宝玉就是家里的福星,从他诞下这才多少日子,府里的笑声竟比以往几十年都多!连带着我老婆子都自觉年轻了不少。” 鸳鸯笑道:“老太太,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老祖宗这一天何止是笑一笑,一天就算减一岁,要不了几日老祖宗就减得比我们都年轻了。我们可有福了,可以得见老太太年轻时的花容月貌了。” 一语未了,一屋人已然笑倒。 贾母更是笑得合不拢嘴,直拍打着鸳鸯骂道:“你这个捉狭的小蹄子,竟然打趣起我来了!” 贾母如何开心暂且不提,只说政老爷自从抱了宝玉后,竟真如中了邪一般,日日都想去看看。 宝玉但凡一见老爷来了,无不是手舞足蹈地欢笑着,有一日竟然用小手指着盘中的点心,对着老太太、老爷只管“啊啊”地喊叫着。 贾母喜得眼泪汪汪地说道:“还是宝玉有良心,还不会说话,就知道让我和他父亲吃点心。” 说着,双手合十,直念弥陀,感谢祖宗有德。 贾政的众清客听闻此事无不称奇,恭贺道:“老世翁,人都说三岁前的孩童是通神的,三岁前的稚儿看到谁笑,那人定是福德寿深厚之人。反过来,他看到谁不喜,或大哭起来,那人要么寿限不长,要么有鬼魅附体。二世兄如此喜欢老世翁,可见老世翁是神仙一般的人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