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战记:弯刀与箭痕_第一百七十四章 火光(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四章 火光(上) (第2/2页)

笑容满面,时不时还会有为街道卖艺人的表演而传来的喝彩声。

    灯海锦簇、万头攒动,金朝大定盛世的繁华一角,就如此展现在了帖木真的面前。

    “我们该走了,豁儿赤!”帖木真一把将还流连于糕点摊儿上的豁儿赤给拽了过来,此时,这家伙正一手拿着方形松糕往嘴里塞着,一手还抓着一个圆形的蜜糕。显然,汉人的精巧糕点美食,已经完全征服了他,使得这家伙完全不想再往前走了。虽然吧,在这糕点摊上帖木真也尝了一块儿,确实美味,但时间上,已然不允许他们耽误在这摊位上了,因为子时将至,他们一行还要赶到县城中央,与在那里的高县令汇合,一起见证千灯齐放呢。

    所以,在帖木真的强拉下,豁儿赤这个色痞外加吃货,也就只能恋恋不舍的告别了糕点美食,也告别了糕点摊上的那位美貌老板娘,只得跟着帖木真一起,努力往北挤开人群,向着城中央而去了。

    帖木真等人历经人潮汹涌,好不容易挤到了县城中央的十字大街上,这里已然层层围拢起了百姓,使得十字大街中央形成了一片空地,由于有县衙公使的带领,稍许特权之下,帖木真他们总算是穿过了围拢的人群,被带到了高县令和耶律阿海跟前。此时,在这片被围拢的空地中央,已然盖起了一座如鳌形的高台,上面悬挂有数百盏花灯,这巨大的鳌山高灯,目测其长可达十余丈,阔至二百余步,端的是壮丽恢弘。

    就在帖木真望着鳌山欣赏,感叹着制作此等巨灯的工匠该是如何技艺精湛时,因子时将至,高县令却登上了一座木制高台,开始宣读起了一篇赞扬商王武丁及其麾下勇士的祭文,当祭文结束后,他令人击大鼓传令,在三通大鼓过后,从围拢在鳌山周围的人群开始向外延展,无数手捧祈福天灯的百姓,将手中的天灯缓缓松开了,任由一盏盏天灯向空中渐渐升起,点点红色火光点缀了漆黑的夜空,微风轻起,天灯随之飘扬而上。

    当千灯升起之时,人群仿佛突然安静了下来,从十字大街开始往外延伸,有的人双手合十,低头闭眼乞求平安,也有的人仰头望灯默默不语,还有的人一边擦着眼泪,一边口中轻念着什么,许是想起了故去的亲人、好友吧?

    总之,子时到来的这一刻,热闹的灯会气氛为之一顿,安详平和的静谧氛围,却是突然间散了开来。

    帖木真望着升起的盏盏天灯,内心一时思绪万千,他想到了前世的父母、亲人、好友,自己不在,不知他们现在是否还好?又想到了诃额伦和孛尔帖,还有自己的两个小崽子,自己不在,他们是否一直安康?还有合撒儿、别勒古台、合赤温这几个兄弟,他们是否团结一心,在他不在时,好好领导着乞牙惕部?没有再遭受其他部落的袭击?总之,他的思绪一时翻涌了起来。

    而就在帖木真望着空中不断升高的天灯,而胡思乱想时,突然,静谧的气氛被一阵阵雄浑的钟声给打破了。

    怎么会有钟声传来,还如此急促而有力?难道夜半敲钟也是这灯会的传统?帖木真一时收回目光,双眉微皱的想到。

    “高县令,此灯会之际,如何会有钟声传来?”站在帖木真身侧不远的耶律阿海,率先皱眉发问道。

    “这钟声,是城西大营传来的聚兵示警之钟!”高县令侧耳倾听,片刻后大惊开口道。

    “聚兵示警之钟?!值此灯会之际,警钟突然炸响,必有异动,请速派快马往城西大营查探,寻纥石烈鹘眼万户,查明情况,并遣人至外城四门处查看,以防有变!”耶律阿海心中同样大惊,但他的反应速度奇快,面上沉稳的快速对高县令道。

    “大人所言极是。”高县令回过神来,快速招公使快马去办了。

    “还有,高县令,请驱散百姓,灯会提前结束为好,莫要再庆祝至夜半时分了,外邦使团皆在,我等可先往内城而去,静观其变。”耶律阿海再度沉声道。

    此时,那雄浑的钟声同样被百姓们听到了,人群一时sao动不安,百姓皆有惊慌之色。

    聚兵示警?难道是有贼寇来袭了不成?帖木真一边招呼使团众人,跟着耶律阿海,往内城疾奔,一边想到。

    而当他们一行还未赶到内城城墙时,半路上,有从后追来的公使向高县令报信了,这位公使披头散发,血染衣巾,他扑下了马来,哭嚎禀告道:“县尊,城西大营已被攻破,纥石烈鹘眼万户并不在营内,大股贼寇已然入城!足有数千之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