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四章 如此中医 (第1/2页)
第114章如此中医 人体脊椎上的经络属于督脉,下起于长强xue,一路往上,越过头顶,直至上颚内的龈交xue。 第五脊椎下,正是神道xue。 督脉旁开一寸半,属于足太阳膀胱经。 神道xue旁开一寸半,对应的是心俞xue,再旁开一寸半,对应的是神堂xue。 当一个人神道xue有压痛的时候,证明心脏出了问题。 刺痛是内有淤血,闷痛是气脉阻塞。 所以,人体的十二正经,奇经八脉,不仅可以用来治病,还可以用来诊断,甚至痊愈之后的复诊。 它是一套完整的体系,是先贤们通过不尽的努力和无数的尝试,总结出来的医学理论。 奈何,现阶段,并没有一种看似科学的方法来解释这一切。 于是,就成了某些人口中的封建迷信。 千百年来,先辈们凭此治病活人无数,若真的是毫无根据的经验医学,何以传承至今? 到了这一步,周书记倒是安定下来了。 毕竟,王承舟的诊断手法新奇独特,简直闻所未闻。 众人从来没有想过,真的可以有人不借助任何医疗器械,就能把一个人的病情分析得一清二楚! 许医生扶着眼镜,手臂已经僵硬在了脸上。 表情十分复杂。 作为一个医生,他不得不佩服王承舟的一整套诊断流程,滴水不漏,有理有据。 可正是作为一个县医院的医生,让他实在放不下架子认输。 不过,到了这会儿,也没人再计较什么斗法的事儿了。 全部都被王承舟的新奇玩意儿给吸引住了,一个个甚至比当事人还要兴奋,探着脑袋问道: “这位……小神医,听你的话意思,周书记这病有的治?” “别说,今天我们是真的开了眼了!小王同志,从周书记的反应上来看,你的诊断十分正确呀!” “王承舟同志,所谓趁热打铁,事儿都赶到这儿了,干脆,你就直接给周书记医治吧,也让我们多长长见识。” 众人七嘴八舌的,王承舟自然不会拒绝。 这也算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起码,可以在蒲山乡这种小地方,光大一下中医,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先人留下来的智慧。 当即,便点头道: “我既然下手了,定然没有敷衍了事的道理,否则,对不起自己医者的身份。” “不过,咱们公社可是没有什么草药铺子,我只能开个方子,之后,草药需要们去城里一味一味的抓。” “在那之前,我先用针灸帮助老周稳定住病情,保证其不再继续恶化,缓慢的得到治疗。” 众人一听,更加来劲了。 一个个摩拳擦掌,跟自己要上手似的,激动道: “那还等什么?快下手吧!” “对了,需要咱们避嫌不?我听说针灸可要满身体的乱扎,免不了要脱衣服,女同志就别搁这儿挤了。” “哎呀,咋怎烦人!好不容易遇上个有真本事的小大夫,人家也想看嘛。” 人群中,立刻就有女同志不乐意了。 噘着嘴,嘟囔道。 惹得大家伙一阵哄笑。 注意到几个jiejie婶婶的目光,王承舟挠了挠头,连忙解释: “这个,没有啥需要避嫌的地方。” “不过,各位女同志要是觉得看一个老同志光膀子不太雅观,自然可以离开。” “而且,相较于针,对于寒症,灸的效果会来得更好一点儿。等下我会把具体的方法教给老周,尴尬的地方,让他自个儿有空了灸一灸就好了。” 众人闻言,又笑了。 周书记禁不住骂了一句,心情跟着好了起来。 “首先,心三针是必须的。” 王承舟收敛笑容,正色道: “心和小肠互为表里。” “根据中医理论,寒凝淤血,乃是心火不够所致。天凉了,水管里的水要结冰,此乃自然之理。” “第一步,就是要把心脏和小肠的火给提起来。让体内的水液汽化,血脉通畅。所以,我才说灸要比针好一些。毕竟,灸乃久火,性阳。” 王承舟一边说着,一边指点周朝民心之募巨阙和小肠之募关元的位置。 至于心三针中的天突xue,位置在咽喉处,如果不想把自己熏死,肯定是不能用灸的。 而后,便让周书记脱掉上身的衣裳。 当下已是立夏,天气不再特别寒冷。 大白天的光着膀子,倒是没什么大碍。 “上医治未病,不治已病。” 王承舟又转到周书记的身后,沿着脊椎骨轻轻按压,直接找到第三椎下的肺俞xue,斜着一针刺入,“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一个人得了病就不治了,就让其等死吧;咱专门救治那些还没得病的,好显得咱们高明。” 听他说得有趣,几个女同志笑得特别大声。 同时,大家心里头也充满了疑惑。 在许多人的认知里,“上医治未病”这句话就是防患于未然,提前调养身体,以避免大病产生。 难道,还有不一样的解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