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六章 偶遇鬼督邮 (第2/3页)
营养价值同样很高。 而且,药食两用。 可惜的是,正如它的名字,八月才能吃。 望着那橄榄型的小球球,王承舟默默把它记在了小本本上。 转悠了一个下午,收获甚少。 并不是伏牛山里植物贫瘠,实在是季节不对。 若是秋天来,他自信凭借自己草药方面的知识,提个小布兜,转悠一圈儿,就能把家人喂撑了。 有那些美味且营养的野果,即便不吃粮食,一家人也能吃得白白胖胖的。 奈何,时令不对呀! 看着他一会儿皱眉,一会儿窃喜,神经兮兮的,栾红缨却挂着恬淡的笑,一点儿厌烦的意思都没有。 陪着他翻山越岭,在杂草中穿行。 注意到她的目光,王承舟倒是先不好意思了。 忙道:“师姐,走,咱们找个山坡歇息一会儿,弄点儿水喝。” “好……的。” 栾红缨点了点头,任凭他牵着手,在山里头找寻。 不一会儿的功夫,两人终于听到了溪流声。 当即心头一喜,对视一眼,轻快的跑了过去。 夏季雨水丰沛,伏牛山里多出许多涓涓的小溪。水流清澈,没有任何工业品的污染。 王承舟连忙跑过去,撅着屁股,捧起来喝了一口。 而后,才道:“师姐,这水好清甜,你尝尝!” 说得跟发现了什么宝物似的。 栾红缨轻飘飘的跳了过去,掬起一汪水,拍了拍脸。 然后,才学着他的样子喝了一大口,腮帮子鼓鼓着,眯起了眼睛。 王承舟没想到清冷的师姐也会搞怪,禁不住捂着肚子,一阵傻笑。 正笑着,余光瞥过山坡,笑声戛然而止,像是被捏住了脖子似的,惊叫道: “定风草!” “天哪,这里竟然有如此多的定风草!” “哇,师姐,咱们发财了!” 说完,飞也似的跑了过去,趴在地上,瞅着茎秆长得像箭杆似的野草,再三确认之后,赞叹道: “赤箭,其茎如箭,色赤红,味辛温,可以祛风胜湿,温通行痹,是治风的神药,所以得名定风草,又名离母、鬼督邮。” “《神农本草经》上说,它能杀死鬼怪精灵及蛊毒的坏恶邪气,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 “据说,唐玄宗一直把它作为滋补上品,每天临朝,都要调服一盏赤箭粉,可以想象,它有多么神妙。” 栾红缨趴在他身旁,听得眼睛张得大大的,一脸好奇。 王承舟嘟囔了一会儿,而后才一阵懊恼。 禁不住拍了自己一巴掌。 栾红缨忽闪着大眼睛,先忙抓住他的手腕,一脸疑惑。 王承舟咧着嘴,却不好解释。 现在可是七十年代,根本没有网络,赤箭的药性还没有被炒作起来。 尚且,还不那么昂贵。 后世,经过现代药理分析,证明赤箭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心肌和大脑的营养血液量,提高耐缺氧能力。 而且,对老年痴呆症有着不错的疗效。 渐渐的,人们开始把它当做上品补益药中的第一位,价值不菲。 赤箭这个名字听说的可能不多,其实,它就是天麻的块茎。 天麻是一种十分奇异的植物。 它的生长方式很奇特,完全依靠自身的一种溶菌素去溶解、吸收侵入到体内的密环菌而生长,故又称为食菌植物。 能在这里发现如此一大片的赤箭,搁前世,那还不发一笔大财? 最最关键的是,赤箭是冬春季采收的! 现在才刚入夏,时机并不算晚。 娘的,后世甚至有人说,“求求大家放过赤箭,适可而止吧,留点儿爱心,让后代收益。” 足见其珍贵程度。 但是,现在可是七十年代,野生赤箭还完全称不上稀缺。 如此一大片,若是不采挖出来,才真是对不起天地良心。 说干就干! 不过,在行动之前,王承舟连忙拉住师姐,仔细叮嘱了一番。 赤箭的炮制十分讲究。 采挖出来之后,除去泥土和根须,必须及时用清水洗净,除去粗皮,立刻浸泡。 而后,再切片蒸煮,晾干煨炒。 一方面是为了激发它的药性,一方面是为了更好的保存。 见王承舟如此认真,栾红缨不由得红唇紧抿,定定的点了点头。 两人立刻开始动手。 药物虽然珍贵,但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