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回到知青下乡那些年_第一百二十章 鬼门十三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章 鬼门十三针 (第1/3页)

    第120章鬼门十三针

    “停停停!”

    王承舟一阵无语,连忙伸出手做了个暂停的手势,“别废话,我找你有事儿。”

    “啥事儿能有这事儿稀罕人?”

    陈卫红瞪着眼睛,见他镇定如常,一丝一毫好奇的心思都没有,惊讶极了,“那可是一位大闺女被鬼附身啦!”

    王承舟差点儿被他逗乐了,瞥了他一眼,纠正道:

    “陈卫红,首先,人家不是大闺女,是小寡妇。”

    “其次,你一个饱受唯物主义思想熏陶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怎么张口鬼,闭口鬼的?谁给你说她是鬼附身了?”

    “作为一个医生,欲疗其病,先察其源,先候病机。咋能道听途说,人云亦云?”

    陈卫红被他噎了一下。

    委屈巴巴的瞅着他,梗着脖子,“嗨,王承舟,说得轻巧。”

    “我就不信,遇见这样的事儿,你不害怕?”

    “反正,一进王铁林村长的家,我的腿肚子就哆嗦。别说我了,我看,即便王建国从城里请来大夫,一样得吓破胆!”

    王承舟翻了个白眼儿,懒得跟他废话了。

    拉着他就走,“别说这些了。”

    “你现在先给我弄一点儿卫生用品,明天我得去杨高村一趟,需要。”

    “就是酒精、纱布、绷带什么的。”

    不得不说,西医在医疗用品方面,确实有着巨大的贡献。

    古时候,虽然老祖宗比外国人早上千年就进行过外科手术,至今,博物馆里还保存着全套的手术刀具,门类齐全,足以让现代人震惊。

    可不知道为什么,伤科并没有像骨科和针灸那样,很好的流传下来。

    否则,必定又是一件瑰宝。

    毕竟,中医骨科,可是完虐什么西医的外伤手术的。

    接骨正骨方面,即便是一个再敌视中医的人,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考量,也不得不接受自己为之憎恶的东西。

    究其原因,是两者理念的不同。

    就像现代中学生的生物课。

    按照西医的观点,胚胎受孕之后,一个小生命最先孕育出来的是心脏。

    可中医却认为,人体最先生长出来的是肾脏。

    而后是肝脏,之后才是心脏。

    因为,水是生命之源,水生木,木生火。

    “你要那玩意儿干啥?”

    陈卫红一阵诧异,继而,想到了什么,张着嘴道:“王承舟,你真要给杨二龙的母亲治疗眼睛?”见他点头,显得异常担忧,“王承舟,我知道你的本事很大,医术很厉害。”

    “可万事万物都有它的局限性,你的针灸并不是万能的呀。”

    “杨二龙的母亲我见过,应该是特别严重的白内障,非得做手术不可。但是,咱县里都不能保证做这样的手术,必须要到省里头才行。可那费用,不是一个农村人承受得起的。”

    他的话说得已经很委婉了。

    不管是对于王承舟,还是对于杨二龙。

    王承舟更加诧异了,盯着他道:“你还能诊断出是白内障?”

    “什么话!”

    陈卫红简直受到了侮辱,十分生气,“我只是,我只是在中医方面欠缺一点儿。”

    “其实,我的医疗水平,并不比王建国差的。”

    “你少看不起人!”

    王承舟差点儿笑了,上下打量着他,啧啧有声,“陈大公子,那你可真够了不起的。”

    “一个县医院培养出来的大夫,都及得上村儿里的卫生员了。”

    “不错不错,前途无量。”

    陈卫红的脸,一下子就红了。

    低着头,吭哧了半天,“不是我蠢笨,是我没好好学罢了。”

    “我心里恼恨我父亲,年轻的时候就喜欢跟他对着干。”

    “我就是从骨子里看不起西医,看不起西医人的心性!”

    咦,这是有故事呀!

    王承舟竖起耳朵,正打算听一听八卦。

    彻底了解堂堂县医院院长的大公子,为什么放着好工作不要,跑到山沟里受苦的原因。

    哪知道,这小子说了半截,直接就打住了。

    话锋一转,“行,反正你本事大。”

    “我的见识,估计在你眼里头,就跟小孩子过家家差不多。究竟是什么情况,你自己去看吧。”

    “你在这儿等一会儿,我现在就去拿。”

    说完,一溜烟的跑向了大队院儿。

    王承舟咂摸着嘴。

    白内障!

    要真是白内障,可得费一番功夫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