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回到知青下乡那些年_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针拨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针拨障 (第2/3页)

 “哈哈哈!”

    陈卫红走在路上,忽然,莫名其妙的傻笑起来。

    呲牙咧嘴,跟吃了屁似的。

    王承舟翻了个白眼儿,跟看神经病似的,看着他。

    “咳咳咳!”

    注意到他的目光,陈卫红得意的背着手,长出了一口气,“没事儿,只是想到了一些开心的事情。”

    “王承舟,你说,将来你要是到了县城,能不能够打那些县医院骄子的脸?”

    “一想到你技惊四座,把那些人比得灰头土脸,我就忍不住开心!”

    王承舟更加无语了。

    一脸稀奇道:

    “我干嘛做那些无聊的事情?”

    “不是,你病得不轻啊?意yin的症状如此严重!”

    “首先,我这小山沟待的挺舒服,为什么要去城里跟人勾心斗角?其次,咱学医术是为了治病救人,可不是为了打别人脸呐!”

    陈卫红咧着嘴笑了起来,挠了挠头,“其实,我知道你品行高洁,医德出众,肯定不屑于做那样的事情。”

    “只是,我一想到你把那些诋毁中医的所谓知识分子踩到脚下,就不由得一阵舒爽。”

    “特别是陈正东,一想到他,我就来气!”

    王承舟眨了眨眼,以往,很少听这个家伙提起别人,不由得好奇道:“陈正东是谁?”

    “陈正东是我爹!”

    陈卫红咬着牙,冷哼了一声。

    “不是……”

    王承舟止住脚步,差点儿被口水呛到,“你咋如此恼恨你爹?这也太好笑了吧?”

    “哼!”

    陈卫红黑着脸,一点儿收敛的意思都没有,“现在,我还不想过多提及关于他的事情。”

    “我只能告诉你,我爷爷是中医,而身为其独子的陈正东,是西医!”

    “爷爷对我很好,小的时候,非常宠溺我。后来,爷爷死了,因为陈正东。”

    这……信息量还是一如既往的大!

    而且,牵扯到家丑了呀!

    只是,家丑不可外扬,别人不想说,自己也不好逼问。

    王承舟眨了眨眼睛,忽然道:“陈卫红,你说,我要是打脸你爹,让你小子爽了,给钱不?”

    闻言,陈卫红被噎了个半死。

    盯着他,目光怪异。

    心道:老子真是嘴贱!刚才的话能收回吗?

    不过,仔细思索了一番,幻想着某些父慈子孝的场面,禁不住兴奋道:

    “给!”

    “只要你把他那高傲的头颅踩在脚下,王承舟,我保证,工业券你要多少有多少!”

    “咳,当然,我说的踩在脚下,是心里层面上的意思。”

    王承舟忍不住笑出了声。

    要真是物理层面上把你老子的脑袋踩在脚下,那你可真是带孝子了!

    那种忤逆人伦的事儿,不是多少钱的问题,问题是它容易挨雷劈。

    不过,源源不断的工业券,可真是让他心动了。

    现在是1977年,年底恢复高考。

    1978年,土地承包到户开始推行,顺带着,解放了农村工商业。

    不过,各种票证的取消,却一直到1984年,南方试点之后了。

    期间,票证制度虽然越来越松动,国家逐渐缩小了消费品定量配给的范围,但是,在一些大的工业品上,仍然是需要的。

    就比如三转一响。

    只是,琢磨了一阵儿。

    当下别说三转一响了,自个儿家里房子都还盖不起呢!

    没有钱,要那么多的工业券干啥?

    再说,真的到县医院里打脸人家,不怕得罪人吗?

    王承舟笑了笑,也就没当回事儿了。

    两个人回到家里,在陈卫红的恳求下,开始了玉泉的炮制。

    这玩意儿,其实就是尚未雕琢的璞玉。

    本质上,跟石头差不多。

    所以,想要吃到肚子里,自然得费一番功夫。

    必须用火。

    其实,就是搁在锅里煅烧的意思。

    这个字,是专门儿用在玉器上的。

    但是,王承舟家里穷得叮当响,家里就一口烧饭的大铁锅。

    要是把那玩意儿给糟蹋了,王红河和李玉珠回来,非满大街追着打死自己不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