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一章 地里头开镰了 (第1/3页)
第131章地里头开镰了 跟栾红缨一起坐在青石上,玩了会水儿。 熬过午后最炎热的两个小时,二人才一起进山。 只是,这次却没了有意外之喜。 清热消暑的草药有很多,比如玉叶金花、知母、藿香。 可产自中原地区的却很少。 即便是有寒凉的药物,要么不能单用,要么药性太过猛烈,不适合日常服用。 一直找寻到日落西山,都没有什么大的收获。 不过,王承舟本来就没有抱什么太大的希望,只当跟着师姐一起散心来了。 毕竟,往后的十天半个月,可就再也没有如此闲暇的时光了。 翌日。 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村口的大钟便响了起来。 由于之前几天,全体社员一直在养精蓄锐,等的就是开镰的日子。 所以,即便是爱睡懒觉的王承舟,也在钟声响彻之后的第一时间,提着镰刀到地里头集合了。 虽然已经入夏,可清晨的田野依旧寒凉。 昼夜温差巨大,正是这个时节的特色。 踩着冰凉的露珠,大家伙儿聚集在地头儿,看着晨曦中带着毛边儿的麦子地,心情说不出的振奋。 真的到夏收了! 闻着略带着几分燥气的麦香,才能深刻体会到那份丰收的喜悦。 今儿个开始,意味着只要再辛勤劳动个把月,就能吃上白面了。 虽然麦子产量很低,没有人真的敢敞开了吃,可油饼和馒头的香味儿,仍旧是吃了好多天野菜的村民,能够企及的最美好的愿望了。 王铁林脖子上系着汗巾,头上顶着草帽,握着镰刀,照例进行着大作战前的动员工作。 作为一个老村长,十分清楚如何给大家鼓劲儿。 慷慨激昂的陈词中,偶尔会响起一阵欢笑。 王承舟仰起头,发现东边的天空,仍旧有一颗星斗在闪烁着。 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启明星。 昏暗的天幕,振奋的人群,一切都包含着梦境般的朦胧感。 偏偏那股子激情,却让人实实在在感受到农村生活的火热。 “开镰!” 随着王铁林的一声令下,排成一溜的人群,仿佛校场上训练有素的士兵,整齐划一的举起了镰刀。 刺啦刺啦! 麦秸一根根折断,沉甸甸的麦穗躺在地上。 王承舟的动作略显生疏。 毕竟,前世他可是从来没干过农活。 这辈子,前身更是个惫懒货,算是偷jianian耍滑的典型。 镰刀提在手里,怎么使都不得劲儿。 不过,还好有人比他更加不堪…… 五个知青中,赵瑜、刁青松、许万年三人作为男同志,进度要稍微快一些。 特别是刁青松,性子跳脱,又被村长王铁林的演讲鼓起了干劲儿。 哈着腰,飞快的挥舞着镰刀,吭哧吭哧声中,把一众年轻人甩出去老远。 速度之快,差点儿就赶上干惯了庄稼活的老手了。 赵瑜和许万年手头就慢了许多,算是跟村儿里的小媳妇儿一个层次的。 最差劲的,就属徐小芷和于华了。 两个女同志都是城里人,根本就没使用过镰刀,再加上割麦子的时候需要哈着腰,一手抓,一手割,左右手相互配合,稍有不慎,还有可能伤到自己。 对于她们来说,异常艰难。 一眨眼的功夫,麦田里,两个人负责的地块,就变成两条长长的尾巴了。 还好,王承舟并不比她们强多少。 干了一阵儿,大家伙直起腰来喘口气儿。 见到三人的状况,抹着汗,笑了起来。 村干部黑着脸,连忙催促。 “王秀才,加把劲儿,可别被两位女知青同志给压过去了!” “杨秀栓,你好大的胆子!咋还叫人家秀才呢?人家是卫生员好不好?赶明儿生病了,不怕人家给你穿小鞋呀?” “你们可真是没文化!俺听人家说了,秀才就是读书人的意思,王秀才不正是因为爱读书,才当上的卫生员嘛。” 自从当上卫生员之后,王承舟不常下地,已经好久没被村儿里的小媳妇儿调戏过了。 还以为她们碍于自己的身份,终于收敛了些。 哪知道,原来是没逮着机会呀! 这才刚开始在一起干活,就又开始了。 王承舟有些无语。 他可是拉不下脸跟这些泼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