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九章 扛西瓜是治病 (第2/3页)
/br> 而后,又找来一根破竹竿,扯了一截棉线,绑在一起。 简易钓具,就这样制成了。 又挖了几条蚯蚓,兴冲冲的来到了河边儿。 前世,闲暇之余,他也广大钓鱼佬中的一员。 只是,运气不太好,十回有九回空军。偶尔钓到一条鱼,就兴奋得发疯,提溜到诊所,见人就显摆。 搞得那些前来看病的患者忧心忡忡,严重怀疑大夫的精神状态。 前世是前世,今生是今生。 不知道是不是山清水秀,大自然还没有完全被工业品污染的缘故,王承舟头一杆下去,就中了。 一条大板鲫! 看着那反射着阳光的金黄鳞片,美得他鼻涕泡都快出来了。 连忙折了一截树枝,把布袋扎在岸边儿,做成简易的鱼护。 家伙简陋,技术来凑! 小鱼儿真是源源不绝。 鲫鱼、白条、草鱼,甚至晚上才能见到的黄刺骨都来了。 搁以前,必定喜得他手舞足蹈,可今天是来钓鲤鱼的,这玩意儿弄再多,又有什么用啊? 仔细分析了一下气压、温度、方位,把钓点换到了一棵大桑树下,终于迎来了第一条鲤鱼上钩。 钓了一下午,人都要飘飘然了。 王承舟觉得,自己简直就是新晋钓神呐! 除了两条二斤多的大鲤鱼,还有好几条大板鲫,算上白条、草鱼和黄刺骨,估计,也有个三四斤重。 要是每天都有这样的收获,还担心啥粮食问题呀? 提着鱼竿往河边儿一坐,就是美好的一天。 不过,在最初的美好过后,现实却给了他狠狠一击。 新手保护期一过,干坐个把钟头,都不见一条鱼上钩。 一直到日落西山,鱼线都没有再动过。 严酷的现实算是让他认识到了啥叫靠天吃饭。 钓鱼这玩意儿,完全是看运气,一阵儿有一阵儿无的,根本没有保障。 只能当一个副业。 否则,谁还下地干活? 白河边儿早坐满人了。 趁着日落,连忙渡河,将两条鲤鱼送到了老郭头家中。 郭水生真是千恩万谢。 见儿子郭大柱放工回来了,连忙又跟着王承舟回到河对岸的瓜田。 晚上,他还得看瓜,不能在家里待着。 一进西瓜地,老郭头二话不说,就拿过一只麻袋,开始给王承舟挑西瓜。 虽然,西瓜都是队里的,但是,老郭头作为技术员,还是有一些特权在的。 而且,西瓜产量很高,不卖到最后,谁都不知道究竟有多少。 为了表示感谢,郭水生算是豁出去了,擅自做主,要送给王承舟一大袋子西瓜。 不过,人多眼杂,纸包不住火,王承舟可不认为能够神不知鬼不觉的,昧下上百斤的东西。 真要被人发现了,不但害了自己,还会连累老郭头。 于是,拿出了一块钱,塞给了他。 便宜可以占,但要光明正大的占。 王承舟心里已经有了一个想法,等时机成熟,说不定,队里会追着求着让自己占便宜哩。 老郭头拿着那一张纸币,禁不住的唉声叹气。 心里,实在是过意不去。 便默不作声的回到地里头,给他折了足有好几斤的瓜蒂。 当初王承舟说过的话,他可是一字不落的全记在心里了,知道他想要这东西。 “承舟,这玩意儿苦了吧唧的,又不能吃,你要它干啥?” 老郭头闻了一下,皱着眉头问道。 “治病啊。” 王承舟接过来,翻看了一下,小心翼翼的搁进布袋里,“这两天日头越来越毒,大家起早贪黑的,都很辛苦,说不定,马上就能用到了。” 老郭头瞪大眼睛,心里头对他是越来越佩服了,“承舟,你这小家伙,咋总是让人觉得跟那小神仙似的?” “说出来的话,看似云山雾罩的,却还都有用处。” “随便拿起个啥,就能治病救人,真是太厉害了!” 王承舟咧着嘴笑了,心里很开心,嘴上却谦虚道: “老郭,不是我手段神奇,是劳动人民的智慧无穷无尽。” “这些,都是先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