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章 我有个大计划 (第2/3页)
应了一句,发现于华同志又不在家,“徐小芷,我来给你送点儿西瓜。” “哦,等我一下!” 屋子里的水声一下子变得激烈了许多。 显然,听到有西瓜吃,徐小芷同志有点儿迫不及待了。 吱呀一声,堂屋门推开了。 徐小芷穿着一件宽松的衣裳,头发湿漉漉的,刚洗漱过,整个人看起来特别精神。 眉眼儿带着几分水汽,竟然平添了几许妩媚。 王承舟咳嗽一声,移开视线,笑着把西瓜递了过去,口中却道:“小芷,我记得你还剩下一些芒硝,能给我用用不?” “当然可以呀!” 徐小芷直勾勾的盯着那半个红艳艳的西瓜,简直比刚才的四丫还要馋,也不客气,一把接了过来,“那本来就是给你用的。” “正是你,让我知道了芒硝的妙用,明白它是一味药材。” “不过,就只有一点点了,够吗?” “暂时够用。” 王承舟把西瓜递给了她,又拿起菜刀,准备帮她切开。 “别,留一半儿给于华吧。” 徐小芷连忙拦住他,抓起一牙儿啃着,“到了乡下才知道,西瓜可真是好东西。” “大热天的吃上几口,不但能降暑,还能解乏。” “只是得来太不易了,还要用小麦才能换,我可舍不得。” 王承舟不由得笑了。 那个年月,啥东西都讲究配给,即便是西瓜,也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 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物易物。 这种习惯,甚至一直延续到了九十年代。 老郭头完全是看在自己救治了他儿媳妇和小孙子的份儿上,才破例卖给自己的。 否则,一般人想吃,还真不容易。 托着手里用油纸包裹的白色晶体,王承舟咂了下嘴,确实有点儿少,“小芷,这几天长生叔还在磨豆腐吧?” “嗯,忙完这两天,我也去帮忙了。” 徐小芷啃着西瓜,含含糊糊道: “其实,长生叔原本是不想让我去地里头凑热闹的,但是,我觉得咱是刚下放到村儿里的知青,不能搞特殊化。” “要不然,容易让人说闲话。” “而且呀,从小到大,我还真没有累得大汗淋漓过呢。想一想,还是挺过瘾的!” 说完,弯起眉眼儿笑着。 这妮子,脑子里的想法,总是那么与众不同。 “那好,你等下帮我去央求一下长生叔,让他去城里进石膏的时候,再帮我买些芒硝。” 王承舟拿出五块钱,交给了她,“这回,我有个大计划!” “要是成功了,说不定,还能把东西卖到城里呢。” “上次苍术的事情,你给我提了个醒,这次咱还能发一笔财!” 徐小芷一听,西瓜都顾不上吃了,好奇的盯着他,问道: “王秀才,你又有了啥点子?” “苍术是山里头采挖出来的药材,正好赶上结膜炎爆发,才让你乘着东风,赚了一笔。” “芒硝本来就是买来的东西,你还能倒买倒卖吗?” 王承舟挤了挤眼睛,神神秘秘道:“西瓜霜!” “西瓜霜?” 徐小芷眨巴着大眼睛,可从来没听说过。 “对,西瓜霜!” 王承舟兴致勃勃的解释道: “西瓜霜味咸,性寒,归肺、胃、大肠经。清热泻火,消肿止痛。对于咽喉肿痛、喉痹、口疮有很好的效果,被古人称为喉科圣药。” “现在是夏季,天气炎热,容易上火,正是需要西瓜霜的时候。” “而且,地里头西瓜刚成熟,错过这个村儿可就没这个店儿了。” 其实,还有一样王承舟没说。 春夏之交,是腮腺炎的多发季。 跟结膜炎一样,腮腺炎大多是有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的,跟当时的卫生条件差有很大的关系。 在农村又称为肿炸腮,是一种常见性疾病。 即便是八九十年代,村儿里头出来的孩子,多多少少都有过肿炸腮的经历。 西医上,把流行性肿炸腮定为自限性疾病,并无特效药,只能注意个人卫生,依靠身体免疫力硬扛。 不过,王承舟却知道一个土方子,可以极大的加快肿炸腮的痊愈进程。 其中,就需要用到西瓜霜。 虽然肿炸腮除了并发症不好受,脸部肿胀个个把星期,绝大多数都会自愈。 但是,能够用药物减轻痛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