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回到知青下乡那些年_第一百五十九章 脏七月烂八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九章 脏七月烂八月 (第3/3页)

,杀虫止痢。夏天的时候生吃,排出来的汗都有蒜味儿,啥虫子都不敢靠近呢!”

    在农村,大蒜的用法有很多,可不仅仅是用来饱腹的。

    村儿里有鸡鸭不明原因死了,舍不得扔,煮来吃的时候,就会放几颗大蒜进去。

    如果煮熟的时候,大蒜变绿了,代表有毒素,鸡鸭可能是不小心吃了农药死的,就不能再食用了。

    这其中,有一定的道理。

    大蒜中含有一些含硫化合物和有机酸类物质,可以与一些有毒物质起反应。

    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

    再有就是烤大蒜治拉肚子的说法。

    大蒜性温,炮制之后,针对吃寒食引起的泻痢有一定的效果。

    不过,若是热证就不实用了。

    分辨小儿热痢还是寒痢也很简单。拉出来的便便若是很臭,就是热痢;若是臭味很淡,就是寒痢。

    民间的很多偏方,并不像某些人说的没有科学依据,完全是迷信,其实是讲究使用时机。

    瞎用不行。

    不过,王承舟再推崇,大家伙儿心里还是过不去那个坎儿。

    吃了大蒜,嘴里臭烘烘的,确实影响小夫妻之间的情调。

    “王秀才,你懂得那么多,除了大蒜就没别的了吗?”

    “王秀才,换一个!”

    “换一个,王秀才!”

    大家伙儿又开始起哄了。

    像是在各家大门口开起了大会,大晚上的,小胡同里热闹得不行。

    四丫举着碗,无视亲哥杀人的眼神,跟着咋呼。

    笑得众人前仰后合。

    王承舟一阵无语。

    只好放下碗筷儿,清了下嗓子道:

    “既然你们嫌弃大蒜难闻,影响你们鬼打架,那就用薄荷吧。”

    “《备急千金要方》中说:薄荷,却肾气,令人口气香洁。主辟邪毒,除劳弊。这玩意儿是一味正儿八经的中药材,治症很多。用来驱蚊,效果也不错。”

    “想要清新口气,疏散风热,用薄荷叶泡水就行;想要驱蚊,可以榨汁,涂抹在身上;甚至,可以弄个小花盆,移植到房间里两棵,蚊子就不敢靠近了。”

    大家伙儿一听,一下子来了兴致。

    这玩意儿,单是听名字,就让人觉得清新。

    而且,用法还这么多,甚至能种到房间里,要是真有效果,连蚊帐都可以省了。

    薄荷耐阴,不耐旱,在房间里确实可以生长,不过需要精心照料。

    “那么,王秀才,在哪里可以弄到薄荷呢?”

    “啥都要问,干脆,你张嘴我喂你得了!”

    听到有小媳妇儿尖着嗓子,喊了一句,王承舟没好气儿的回应道。

    惹得大家又是一阵哄笑。

    搁平时,他可不敢呛那些泼辣的小娘们儿。

    不过呢,现在可是大晚上,谁也看不见谁,胆子就大了嘛。

    “哼!”

    那小媳妇儿明显不高兴了,即便是黑暗中,都能想象出她噘嘴的表情。

    王承舟轻咳一声,不敢太过分了。

    连忙介绍道:

    “薄荷并不是啥稀罕的玩意儿,咱们河套里就有。”

    “因为气味辛香刺鼻,牛羊都不喜欢吃,所以生长得很好。”

    “辛疏风、香辟秽。所谓的辟秽,就是指避免蚊虫叮咬。毕竟,咱们乡下就有‘脏七月烂八月’的说法。七月蚊虫较多,就是秽,就是脏。”

    大家伙儿恍然大悟。

    不少人都感叹了起来。

    即便是几个知青同志,也听得直挠头,都快怀疑人生了。

    “我的天,王秀才这是读书读通了吧?那么高深的学问,竟然都能扯到生活里来,可真是了不起!”

    “真的呢,头一回觉得书里头讲的事情,跟咱老百姓离得这么近,算是让俺涨了知识呢!”

    “啧啧啧,这才叫读书人呢!什么‘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那不是书呆子吗?王秀才,姐越来越相中你了!”

    大家伙儿笑得前仰后合,甚至有人敲起了碗,惹得家里的老人一通骂。

    好好的画风,又被几个小娘们儿带跑偏了。

    王承舟捂着脸,十分无奈。

    李玉珠的目光却在他和徐小芷身上晃悠了起来,意味深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