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八章 争取生个葫芦娃 (第2/3页)
跑了一条好大的锦鲤。爷爷说,做人得有良心,懂得知恩图报,你快收下吧!” 说着,竟然双膝一软,俏生生的跪了下去。 这可吓了王承舟一跳,连忙把她拉起来,瞅着她泪眼婆娑的小脸儿,皱起眉头,“巧儿,你实话说,这鱼是你爹娘让你拿过来的,还是你自个儿做主送来的?” 杨巧儿抹了一把眼泪,低着头不说话。 王承舟一看就知道了怎么回事。 心里禁不住有点儿奇怪。 照理说,自己拼死救了杨巧儿一命,她家里人不说敲锣打鼓的酬谢自己,起码的登门道谢还是要有的。 为何却是大晚上的,一个小姑娘偷了条鱼过来感谢自己? 估计是看出了他的心思,杨巧儿抬起满是水雾的大眼睛,紧张道: “承舟爷,你别怪我爹娘。” “我娘身子不舒服,我两个meimei还小,需要人照顾,我爹脱不开身。” “我爷爷说了,他明天会专门过来答谢您。” 王承舟一听,眉头皱得更紧了。想起她今日说过的话,心中一动,“巧儿,你娘身子不舒服为什么不来找我看病?” 杨巧儿一听,小脸儿又红了,嚅嗫了一会儿,终究是没说出口。 王承舟暗自喟叹,果真如此。 便安慰道: “没事儿。” “你娘是不是又要生小孩儿了?” “白天的时候,你一直说想抓条鲤鱼,是打算给你娘补身体用的吧?” 杨巧儿抬起头,张着小嘴儿,十分吃惊。 不过,还是乖巧的点了点头。 “傻瓜。” 王承舟宠溺的骂了一句,一脸无奈,“你是在哪儿听的鲤鱼能下乳来着?” “啊?” 杨巧儿终于褪去了羞涩,眨着大眼睛,“不是承舟爷你自己说的吗?” “村子里都传开了,说是当初郭家庄的一个小媳妇儿不能产奶,急得嗷嗷哭。最后,郭水生爷爷找到了你,你一条大鲤鱼下去,就把那个小媳妇儿治好了。” “大家伙儿都知道呢!” 道听途说害死人呀。 王承舟摇了摇头,解释道: “鲤鱼确实可以下乳,但是它下乳的功效远远比不上鲫鱼。” “那位小媳妇儿之所以能被一条鲤鱼治好,究其原因是乳汁不通,而非没有乳汁。” “鲤鱼的主要功效是通乳,不是下乳。” “大概而论,就是中医里以通为补的理念。” 杨巧儿忽闪着大眼睛,小脸儿又红了起来,不好意思的撇过头去。 王承舟回过神儿,同样略显尴尬。 心道:自己跟一个小丫头片子理论这个做什么? 哦,对了! 是她心中有执念,为了一条鲤鱼,差点儿淹死自己,自己也差点儿跟着淹死来着…… 叹了口气,王承舟只好把礼物收下了。 否则,这条大板鲫可是她从家里偷来的,自己不要,估计她又舍不得扔,到时候回家被发现了,说不得就要挨一顿打。 不过,她娘眼看就要临产,正是需要进补的时候,自己可不能真的吃了。 反正老杨头还要过来,就当是保存一晚,明天再还回去吧。 “巧儿,路上黑,小心些。” “嗯,我知道了,承舟爷!” 杨巧儿脸上终于浮现出笑容,带着少女的活泼,一蹦一跳离开了。 回屋之后,见全家人都仰头盯着自己,等待一个解释,王承舟只好大致述说了一遍,而后叹道:“挺好的一个小姑娘,他爹娘也是有福,不知道咋生出来的。” 李玉珠却听得哭笑不得,叹道:“仨儿,你觉得挺好,可她爹娘就不一定了。” 四丫和徐小芷听得一脸惊奇,忍不住问道:“为啥?” 杨巧儿算是村里有名的美人坯子。 长得很有特点,就像古画里走出来的仕女,年纪不大,气质却很清雅。 再加上性格很好,谁见了都得夸赞一句。 这样的小姑娘,乡下打着灯笼都难找,咋会不受爹娘待见呢? 王红河坐在一旁,低头笑了一声,“因为她不是个男孩儿呗!” 见王承舟眉头紧皱,李玉珠仔细解释道:“咱们王家村都姓王,杨巧儿一家却姓杨,你知道为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