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回到知青下乡那些年_第一百九十四章 星星不能当灯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四章 星星不能当灯点 (第3/3页)

着他把铺席展开,趴了上去。

    王爱朵自然躺在了另一边。

    余华笑了笑,躺在徐小芷身后。

    迎着清凉的夜风,几个丫头开心得直踢腾脚丫子,眨巴着大眼睛,看着干净的星空,连怎么开口说话都忘了。

    整片土岗上,低语谈笑声不断。

    王爱朵见他一直枕着脑袋不说话,以为他贴着徐小芷害羞了,琢磨着该怎么找个话题,可又怕他不解风情,几句话说不好,再得罪了人家女知青。

    一时间,皱巴着小脸儿,为难住了。

    正在这时,不远处忽然响起弦子的声音。

    在当地,二胡又叫弦子,算是最出名的乐器之一。除了唱坠子书的民间艺人,还是村里老年人的最爱。

    谁要是会拉弦子,地位立刻就能在群众中提升一个档次。

    声音刚响起,就有人欣喜道:

    “是老杨叔,他估计又手痒了,大晚上的想起来锯木头了。”

    “哈哈哈,你那嘴就缺德吧!老杨头的弦子拉得还是可以的,就是嗓子不太好而已。”

    “老杨叔,今天你准备拉个啥呀?”

    弦子吱呀一声,停住了,声音粗粝,一听就不是啥好乐器。

    “拉个啥?拉个大实话!”

    老杨头兴致挺高,调了调音准,极具特色的二胡立刻在土岗上响了起来。曲调俏皮中带着一丝质朴,一听就是下里巴人的音乐,不是啥高雅人士听的。

    徐小芷侧躺在王承舟身后,不知道正琢磨什么。听到声音,纤薄的嘴唇微微一抿,勾着头笑了起来。

    余华伸手扯了她一下,俩人对视一眼,肩膀一阵抽搐,显然都不太看得起老杨头的手艺。

    毕竟是城里来的姑娘,怎么也见识过一些专业的演出,眼界高了,看不上一个老农民的音乐水平也是情理之中。

    不过,笑虽然在笑,可都压低了声音,忽闪着大眼睛,礼貌的听着。

    “正月里来那个正月正,说几句实话大家听。”

    听到老杨头的声音,即便连王承舟,嘴角都泛起一抹笑意。

    这破锣嗓跟旧二胡简直相得益彰,仿佛能从里面听出飞扬的灰尘来,土到掉渣,竟然一样和谐生动。

    “人都想有钱不生病,天热了都想吹吹自来风~嗯~自来风。”

    “骑着牛赶路他就没马快,拉犁子拉耙马不行。”

    “星星不能当灯点,人老了不能再年轻,人老了不能再年轻~嗯。”

    大家伙儿躺在土岗上,脸上洋溢着笑容,静静的听着。

    四周树影摇曳,黑漆漆一片,把整片黑蓝色的天空都圈了起来,里面抓住了成群的星星,一颗颗慌乱的眨着眼睛。

    “心上有人不能等,等来等去一场空。”

    “自己哩媳妇自己爱,别人疼来那可真不中。”

    “叫别人疼爱,哎哎哎,嗯~可真不中。嗯啊啊啊嗯~”

    徐小芷翻了个身,忽然间愣住了,平躺在蒲席上,一动不动的看着天空,久久没有说话。

    余华同样深受触动,细长的手指下意识的抠着席子上的缝隙,眼神迷离,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即便是王爱朵,一样翘起了二郎腿,叼着一根草,不停地晃悠着脚丫子,听得十分投入。

    这歌词……太质朴,太真诚,太普通,以至于每个人都能听得懂,却又说进了每个人的心里。

    禁不住就让人感慨起来。

    仿佛,一下子想到了许多事,许多人。

    又好像听了一堆废话,让人禁不住咧着嘴大笑。

    可最终,大家伙儿都鼓起了掌。

    甚至,徐小芷光着脚丫坐在蒲席上,拍得小手都红了。

    大家伙儿开始起哄,让老杨头再唱一个。

    然而,虽然后面几首坠子依旧朗朗上口,可再也无法触动三个丫头了。

    王承舟瞎琢磨着,一直没有说话。

    目光时不时的望向远处入村的小道,神情凝重,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徐小芷一看,心情渐渐落寞了下去。

    ――感谢晴天览明月大哥的打赏!

    ――感谢20220915142036621大哥的打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