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回到知青下乡那些年_第二百零九章 孩子有福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九章 孩子有福了 (第1/2页)

    第209章孩子有福了

    鸡还没叫,一家人就开始起来收拾东西。意外发现,天气竟然清凉了不少。

    李玉珠掐着手指一算,才想起今天正值立秋。

    俗话说秋后加一伏,立秋并不代表难熬的夏天就要过去。甚至,常常会有秋老虎出现,比三伏天更加炎热。

    不过,毕竟换了季节,清早起来,再也没有特别闷热的感觉了。

    《黄帝内经》中说: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

    其中,“天气以急,地气以明”的意思就是天气清肃,其风紧急,草木凋零,大地明净。

    天气无可阻挡的要变得凉爽了。

    后面还有一段: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同样,意思是这个季节要使情志安定平静,用以缓冲秋季的肃杀之气对人的影响;收敛夏日向外宣散的神气,使身体能够适应秋气,维持五行平衡;不要让情志向外越泄,用以使肺气保持清肃。

    此乃顺应秋气、养护人体,收敛机能的法则。若是违背了,容易伤到肺气,到冬天,会出现拉肚子的现象。

    飧泻,完谷不化,土衰木盛不升清也。

    伤到肺气,就是伤到金,金不制木,木盛就会乘土,造成脾胃虚弱,消化不良。

    乘者,凌也。

    简单来讲,就是一个人秋天不好好养生,弄得心浮气躁,火气太大,从而影响到脾胃的消化功能,冬天受点凉就要拉稀。

    民间“贴秋膘”的做法其实也是为了应对这一状况。

    膘就是肥rou,而脾主肌rou。

    只有吃得胖乎乎的,才不至于生点病就倒下,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寒冬。

    正瞎琢磨着,帮忙的乡亲已经陆陆续续的赶到了。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昨天那件事的影响,今天来的老少爷们儿比头一天到的还要多。

    男人与女人的想法终归是不同的。

    王承舟年纪轻轻就力毙企图祸害乡里的歹人,在大家伙儿心里,简直就拔高到了好汉的程度。

    若是说之前举石磙只能代表他力气大,帮着公家收拾掉那伙土夫子的一刻,他已经完全成长为让老少爷们儿敬佩的汉子了。

    至于女人心里怎么想,那就微妙得多了。

    起码,在大姑娘小媳妇儿心中,一个凭着拳头,硬生生把人打死的男人,可是有点让人打心底里畏惧的。

    这也是他的口碑在男女中间出现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

    毕竟,村子里的女子可是跟外面那些野惯了的女人不同,她们只是想安安静静、平平淡淡的过日子。

    不过,这并不妨碍她们跟过来看热闹。

    由于天气陡然间凉爽了许多,村里不少大姑娘小媳妇儿吃完饭没事干,就三三两两的聚在附近聊天。

    毕竟,盖房子都是重体力活,女人一般插不上手。

    当然,作为主家,李玉珠和王爱朵是例外。她们可得忙着做饭,好招待这几十号的乡亲。

    刚吃过早饭就开始准备午饭。

    娘儿俩挤在低矮的厨房里,又是蒸馒头,又是烧开水,仍旧热得汗流浃背,脸上时刻跟水洗了似的。

    王爱朵鬓角的头发都湿透了,黏在一起,跟那画了脸的青衣似的,而且,唱的还是苦情戏,大眼睛始终泪汪汪的。

    瞅着远处坐在树荫下拉家常的大姑娘小媳妇儿,羡慕得她都快哭了。

    要是能过去凉快一会儿,即便那些人仍在议论自己亲哥都无所谓啦,说不定,她还会兴致勃勃的插上一嘴呢!

    很明显,瞅着郭淑梅口沫横飞的样子都知道,一定没说什么好话。

    昨儿个,陪着马花枝浪费了半天口舌,都没说动王承舟,可是把她气坏了。以她那喜欢嚼舌根的性子,还不得狠狠地数落数落呀?

    看那些大姑娘小媳妇儿时不时的瞄过来一眼,捂着嘴偷笑,鬼知道把自己亲哥贬低成啥样了呢!

    不过,王承舟正站在下面递砖,可不在乎别人怎么说。

    但是,他不在乎,有人在乎。李玉珠气得,干活的时候都把锅碗瓢盆弄得叮呤咣啷的。

    心里正恼恨,外面突然响起唢呐的声音。吹吹打打,好不喜庆。

    听着那音儿越来越响,一点一点冲着王承舟家里来了,大家伙儿一阵稀奇,全都放下手里的活计,伸着脑袋瞅着。

    那些正坐在树荫下嚼舌头根儿的大姑娘小媳妇儿同样十分好奇,看到一行人越走越近,一个个忽闪着大眼睛,呆呆的看着。

    行在队伍前面的,还是个熟人,正是看瓜的技术员郭水生老爷子。

    只见他在前面引路,两个吹响器的鼓着腮帮子跟在后面,手里擎着的唢呐上还系着红绳,看起来十分庄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