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四章 急则治其标 (第1/2页)
第274章急则治其标 病患的家虽然在外乡,可老鸹林生产大队本来就位于蒲山乡的边缘,与临乡接壤。认真计较起来,两个村子之间的距离还不过五里。 邹存良和郭明月都救人心切,脚步很快,追得跟在后面的郭陈氏气喘吁吁。可一路上,见师徒两人双手握在一起就没分开过,气得她心里火急火燎的,拼了老命,也要看着他们。 自己闺女人才出众,她又是个死了男人的寡妇,娘俩无依无靠,就指着她将来嫁一个好人家,可以跟着未来女婿享几天清福。 所以,一般人家的小伙子,郭陈氏向来是看不上的。 这也是郭明月都十九岁了,还没许下婆家的原因。 王承舟虽然长得眉清目秀,又是个大夫,可距离她心中的金龟婿还差得远呢! 邹存良三人可不知道她的小心思,只是一味的加快脚步。 “到了!” 很快,三人来到一处村落,邹存良松了口气,指着村头的一小片池塘道:“就是边上的那一户人家。” 王承舟点了点头,跟着他并肩而行。 只是,刚到院门口,就听到一阵呜呜的哭声。一位神情憔悴的中年妇人正站在院子里,往房顶上扔衣服。 还有一位胡子拉碴的汉子靠着墙跟蹲坐在地上,面黄肌瘦的脸上往下滚着泪珠子,双手却不停地拍打着地面,嘴里时不时发出一阵无意义的哀嚎,情绪明显到了崩溃的边缘。 看到这种情形,王承舟不由得心里一沉。 邹存良更是脸色大变,狠狠跺了一下脚,叹道:“嗨!看来,咱们是来晚了……” 当地有个风俗。 谁家若是死了人,会在第一时间把故去亲人的衣物抛到房顶上。至于其中的寓意,却有很多。 有的说往房顶扔衣服,是代表着亲人死后是上了天堂,而不是下了地狱;也有的说往房顶扔衣服是为了提醒死者,告诉他/她已经离开人世,魂魄就不要在家里逗留了。 当然,这都是迷信的说法。 可不少地方确实有这种习俗。 郭明月显然也是知道这个规矩的,不由得直愣愣的站在门口,一步都不敢往里迈了,眼睛瞪得老大,跟陷入了梦魇似的。 “邹大哥,别急,你先问清楚怎么回事。” 王承舟眉头微皱,想到这对父母之前干出来的荒唐事情,觉得或许还有转机。 果然,看到几人来到家中,那对伤心欲绝的中年男女立刻就愣住了,盯着邹存良,不由得止住了哭声。 “老杨,你们这是咋回事?” 听到他的话,邹存良心里一动,连忙走上去吆喝道: “你家那个小妮儿不行了?” “这大早上的,哭啥丧呢!” “我不是说了要带神医过来吗?怎么她一天都没撑住?有这么快吗?” 那位胡子拉碴、面黄肌瘦的中年男人连忙撑着地面爬起来,抹了一下通红的眼睛: “邹村长,你……你咋又过来了?” “俺们两口子想着你只是说一些场面话嘞!” “昨天落黑的时候你就说找大夫过来,可一整个晚上过去,俺们都没见到你的身影,以为那大夫肯定是不会救俺的闺女了,俺可不就死心了嘛。” 听他罗里吧嗦的,邹存良立刻就瞪起了眼睛,怒道:“老杨,你这话意思……是说你家那个妮儿还活着?” “活着。” 老杨回了一句,又带上了哭腔,揉着眼睛道:“但也快了。” “你个混球!” 邹存良骂了一句,又点指着两口子补充道:“你们两个,一对混球!” 王承舟终于松了口气,冷着脸道:“明月,咱们进去。” 没想到绝处逢生,郭明月一双大眼睛立刻就亮了起来,连忙拉着他往里屋跑。 邹存良紧随其后,懒得搭理这对儿不知所谓的爹娘了。 这一家子,住的是四间红砖瓦房,看屋子里的摆设,家境并不是十分困难。听到院子里的吵闹,一个八九岁的小孩子呆呆的从耳房里走了出来,躲在墙角偷看他们,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眼睛里却满是恐惧。 进入堂屋东侧的套间,一股子难闻的药味儿立刻扑面而来。 三人不由得眉头紧皱。 王承舟略微嗅了一下,举目往床榻上看去。 床上躺着一位体型瘦弱娇小的女孩儿,身上蒙着厚厚的被子,双眼紧闭,瘦削的脸颊上没有一丝血色,甚至连嘴唇都已经泛白。 听到脚步声,没有任何反应。 “师父……” 瞅着她床上挂的白色蚊帐,郭明月莫名的就想到灵堂,神色一阵紧张,“你快点。” 这时,老杨夫妇着急麻慌的从外面追了进来,后面还跟着面无表情的郭陈氏。一个小脑袋也畏畏惧惧的在门口探了探,那双满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