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李承乾3 (第2/2页)
的佃户不是奴仆,农闲时做什么不用向某汇报。”李枫毫无感情的说道。 李枫语气的变化让李承乾意识到自己的话可能太多了,便自觉的闭上了嘴。 不过,没过一会儿,他就又开始问问题了。 “泾阳侯,那是何处?” “那里是学堂。” “庄子里也有学子吗?” 李枫看傻子似的看着李承乾,李承乾也意识到自己问了个愚蠢的问题,赶紧补救道:“庄子里有多少学子啊?” “几十个人吧。”李枫也不知道有多少学生,第一批封户们的子女有不少也入学了,长久不来学堂的他自然是不清楚具体情况。 这回轮到李承乾看傻子似的看着李枫了:不知道自家学堂里有多少人,你也好意思? 正当两人大眼对小眼的时候,学堂下午的上课铃响了,学生们纷纷走出校舍,前往cao场准备体育课。 “他们这是在干什么?” “上课?”李承乾看着领取盾牌短矛横刀立马弓箭的学生,世界观再次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对啊,锻炼身体。” “……” 长孙家庆适时的“挺身而出”,道:“不知贵庄学堂教授何种学问?”
“三字经、九章算术、齐民要术、天工开物,论语、大学也有所涉猎。” “五经呢?不学五经?”李承乾来精神了。 “不学,学了也没甚大用。” “怎么会没用呢?” “有甚用?考科举?” “学习五经自然有大用!怎么可能只能用来考科举!” “五经之中可有富国强兵之法?” “当然有!” “那为何历朝历代没有人在某之前发明新式耕犁和各种新式农具?” “这个……”李承乾再次被噎住了。 “不如咱们去别处看看?”长孙家庆再次出击。 “先去别处看看吧。”李承乾知道自己辩论不是李枫的对手,马上就坡下驴。 “好吧。” 李枫带着两人去工坊看看了。 李承乾看到了很多他从未见过甚至从未听说过的东西。 看着高耸的土高炉和哐当作响的锻锤,李承乾突然意识到,自己接受的教育可能并不能为国家带来富强。 在早期,钢铁产量是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国力的硬性指标的。因为要发展生产力和军事力量,都是需要大量的钢铁。 “泾阳侯,此…此炉可产多少铁?” “一炉可产铁五百余斤,两日可出一炉。” 李家庄的土高炉虽然不大,但是产量在这个时代很是可观。尤其是还使用了焦炭,出产了生铁品质要比这个时代的更好。 “五百余斤!”李承乾人都快跳起来了。 这李家庄有四口高炉,一年就能出产三十余万斤铁啊!这要是建个百口炉子,岂不是一年可产千万斤铁?各地铁监一年也产不了这么多铁啊! 李枫一看到李承乾这副样子,就知道这小子在胡思乱想。直接就泼了盆冷水:“某这些炉子,一个月也出不了几炉铁水。” “为何?” “铁矿和石炭供应不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